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日前从曲沃县文化部门获悉,2017年,该县文化工作以迎接和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重点实施了“舆论宣传引导工程、品牌文化活动打造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安全保障”六大工程,全县文化工作稳中有进、稳中有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为了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县文化局组织文学艺术创作者赴县内多个景区实地采风,并紧扣晋文化、诗经文化、五城联创及“六区四园”建设主题,以文学艺术形式“讲好曲沃故事,唱响曲沃赞歌”,宣传推介“诗经山水,晋都曲沃”。通过开展艺术创作采风、座谈、作品征集等活动,征集到艺术作品500余件,其中书法、摄影、美术作品370件,剧本23个,诗歌、歌曲82首,新创舞蹈4个,文学作品14篇。结集出版了《醉美晋都优秀文艺作品选》和《晋国典故小戏曲》两部文艺作品。
推动文化繁荣,活动是支撑。2017年,该局牵头举办了包括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第十五届广场文化月”活动,以及围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举行了“喜迎十九大,送戏进万家”“庆祝十九大召开‘中国梦’主题电影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图文展等活动,和百姓舞台、书香曲沃、翰墨晋都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特别是围绕“全域旅游晋都行——六区四园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月”,组织举办了“如意湖畔”音乐会、“五月鲜花”群众文艺精品展演、“古韵展新辉”戏曲展演及“晋都之星”校园艺术节精品节目展演等各类演出14场,参演人员近千人次,观众两万余人。
在深入实施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方面,县文化局认真落实《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恢复了古装戏《打金枝》,编排了戏曲情景剧《割骨奉君》《贪天之功》《火烧绵山》和情景剧《唐献嘉禾》《侠肝义胆》《献公迎宾》《任人唯贤》等剧目,丰富了“全域旅游晋都行——六区四园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月”景区演绎活动。
在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该局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制订了《曲沃县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曲沃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启动了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开展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两转四查三提升”专项行动。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落实县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资金20万元,组织文艺演出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演出85场。发挥重点文化设施示范带动作用,晋都剧场全年演出30余场,观众超过6万人次。县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千余人次,县文化馆、美术馆举办戏曲、舞蹈、音乐、书法、绘画、摄影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各类公益演出、展览、培训近百场,受惠群众千人次。各乡镇文化站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讲座14场,参与群众6000人次。发挥文化部门优势,推进扶贫工作,与5户贫困户实施“精准结对”,为帮联村免费送戏,扶持开展农产品种植及加工等项目。
当前,曲沃文化旅游品牌初步形成,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丰富多彩,非遗文化景区展演成为常态,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成效明显。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县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达260余万元,文化企业实现产值2100万元,文化旅游硬件建设、设施投入达3000余万元,拉动餐饮、住宿、购物、交通、娱乐等文旅综合收入达7500余万元,广播电视、体育产业项目完成产值达2000万元,新闻出版行业、互联网服务业等文化市场收入达600万元,艺术培训、教育、文化办公等消费市场收入达2000余万元。全县文化产业经营类别达7大类、10余个行业,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的经营机构达300家,从业人员2.9万人,全县文化旅游综合产值达1.74亿元,同比增长10%。
据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局将继续贯彻落实曲沃县委、县政府“文化立县”战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突出“中国梦”、党的十九大主题,紧扣“晋文化”主线,以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繁荣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为重点,以百姓舞台、书香曲沃、翰墨晋都为抓手,不断开创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记者 王晓静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