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询公点个赞

2015-03-14 09:38: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深爱汾水,深爱乡茶,我的心与询公对个话。

哪坡庄稼最壮实,哪种瓜果甜掉牙?你闭着眼睛也能说个七七八八。

丁陶为你点赞,心系乡亲的孜孜年华。

2015年2月4日刚刚“打春”,平阳学长陈占山君电传喜讯,仇克询先生的楹联大作《冰心寄情》结集三卷与读者见面了。这真是可贺可庆盛事!询公曾与我萍水相逢,有着颔首致意之谊,薄有文名的教书人荣获先睹为快之幸运。手捧三本书,内心大震撼,语涌话挤,想与询公道个痛快,我由衷地要为询公点个赞。

询公与家兄同庚,年近八秩,精神矍铄,神态轩轾。我心一喜:询公之身康体健,真乃举家之福,乡亲邻友之福。

我曾闻询公经历之坎坷,意志之坚毅;又知询公与家乡父老亲邻情浓于水,与同志同仁义重如山,心底颇存敬意。

大学肄业的询公上世纪50年代就参加了工作,曾在晋南团地委、运城地区工会、临汾地区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台、临汾地区经协委、临汾地区劳动局工作,县级干部、高级工程师,仕途多舛心志坚,一线交班而不休,一直忙碌社会、群团领导工作,担任过临汾市关工委副主任、临汾市老年书画学会副会长、临汾市尧襄根祖文化研究会会长等职。社会各界有16字赞语评价询公:沉稳持重,睿智干练,至诚厚道,德高望重。在故乡丁陶、在河东张槐赵曲一带,询公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乡亲们闻其名就会竖起大拇指,还会给你讲起询公报恩桑梓、热爱乡亲的故事。在这位县级干部不足15平方米的客厅正中,挂有一方刘恪山题写的“有容乃大”寿匾,厅北端悬一方“无欲则刚”寿匾,是省、市、县、区党政群团人士在询公70寿诞所贺赠,行书遒劲,熠熠生辉。“有”“无”两匾如两面整容之镜,贴切、精当地回映了询公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作的轨迹、前行的身影,以匾为镜,睹匾生情,我不禁钦仰肃然。

放在我面前的一套三卷集子,是询公为纪念尧襄根祖文化研究会创立20周年主撰的系列丛书之三―― ―《仇克询楹联作品选》,即《冰心寄情》。冰心者,冰清玉洁之心也,像水晶,似璞玉,极纯粹,极晶莹,这颗赤诚之心,这腔炽热之情,他完完全全地捧给了党和人民、同仁乡亲,由是,这部书就成为这位老布尔献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答卷。捧着她,顿觉情义如山、热流如电。这部楹联选集浩浩1100千字,洋洋万余副,计有2000多人为询公所讴歌、所怀念、所点赞。家族篇、亲戚篇,追古怀远意绵绵;邻里篇、师生篇,殷殷挚情倍思源;同事篇,笔追流云写大爱;友人篇,唇齿相依红线穿;祝贺篇,辞切切千金难买!不易哪,询公吐哺直抒大爱;不易哪,冰心寄情赤子情怀!这是一部鸿篇巨制,询公十年磨一剑,这位楹联艺术大师就在我眼前。我对楹联研究不深,作文时兴之所至也写过不少貌似对仗句子,只觉顺口达意读着朗朗便自裹足,而今拜读《冰心寄情》,很愿意写点读后随笔之类文字,但深怀班门弄斧之疚。反转再思,友人之荐、著者之望,容不得半点懈怠;再者不投班门,何以习斧?以询公精神读询公,凭磨剑意志写《寄情》,于己还是一种莫大的鞭策啊。

《冰心寄情》家族篇中有不少联语是为早已故去的先人、前人而写的,其中就写有仇氏家族在张槐村的始祖仇鸣扬,这位生于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之子民,距今已有370年历史,询公思念先祖经商务农、跨省迁徙,由豫而晋,分支甘肃,颠沛流离,禁不住情注笔端4副联语喷涌而出。其一联云:张槐仇氏,奉鸣杨始祖,岁岁后人常祭祀;村外南坡,有先辈墓碑,年年俎豆壮佳城。这是饮水思源。第三联云:全心凭俭朴,勤劳立业,一代芳名荣梓里;终世靠耕读,忠孝传家,千秋成绩展人间。此乃追古思远。询公剖肝沥胆,传承、光大家族正能量之耿耿情怀昭地鉴天。

在《冰心寄情》三卷中,为家乡亲人、同志同事,写的婚联、贺联、挽联、地名地貌联、能工巧匠联等类联语占有一定篇幅。这些联语从实际出发,以实际需要为标准,突出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和谐、同事相重、致富创业,对村风民风、弘扬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教育意义的楹联文化。家乡邻友、亲戚家有红白大事,询公必定撰好联语亲临送达,不分远近、不论贫富、不论干群,尤其是鳏寡孤独,甚或弱势群体者辞世,询公哀而悼之,一定奉上挽联、纳上奠礼,以示慰藉。这在张槐村和他工作过的单位同仁中有口皆碑,十年挽联写千人,悼之于言念于心,一个“情”字了得!令人感动的还有询公为自己的老师撰写的那些挽联。上世纪50年代初期,询公曾在襄汾赵曲中学、临汾一中修完中学学业考进山西大学。对于面提耳命的业师,无论家居天南海北,无论直接或是间接,只要知道了自己的恩师谢世,他都会想方设法了解每位恩师的生平简历,缅怀老师们教书育人的业绩,写出既有共性,更极具个性的数副挽联以彰其德、以励后学,以示悼念。当年为询公师者,不少亦是我的老师,如卷中所题及的赵子徽、霍寿福、郭效甫、吴道江等一辈先师曾为我传道、授业、解惑。像英年早逝的赵治邦就是我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赵先生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张古铜色的大脸盘再熟悉不过了。

先师早年山西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到襄汾县赵曲中学任教,因病于1978年去世,享年仅48岁。询公为英年早逝的赵先生撰联6副。其一云:风华正茂,教苑正需,五秩襄汾留永恨;惨雾满天,愁云满脸,千家学子放悲声。哀情切切,催人泪下;又一联云:苍天何太急,奇业未传,降帐空留书本在;悲汝岂能去,学生以至,赵门又见雪花飞。悲恸绵绵,呼地呛天。第六联这样写道:从教二十年,师同蜡炬,增添世上星星火;为国一辈子,尔似春蚕,献给人间缕缕丝。悼念情殷殷,天地君亲师。品读这六副联语,字字沥血声声泪,声声泪蘸字字情!恍忽间,赵先生清晨与我们出操,午间为我们授课,晚休轻手轻脚查铺的情景一一回映在我的眼前。赵治邦先生是当年赵中教工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共产党员,他处处为我们引路子、作表率,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今日思之泪沾衣襟……呜呼痛哉!先师们英灵有知,一定相约万里长空喜为忠魂舞,先师们一定会瑶池互通信息,欣闻社会大进步,教育大改革,抚今追昔,情怀壮烈,不期然珠泪滂沱,化作倾盆甘霖滋润正道人间。

诗人翟耀文说询公楹联“点点滴滴全是情”。为了这个“情”,询公撰联可谓呕心沥血精琢细磨,一字一句状若贾岛推敲。文学大家马雅可夫斯基有句精辟箴言,他说:“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得停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俄罗斯是个一丝不苟的民族,俄罗斯文学家及其流传于世的作品,充分验证了马氏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首先在文化积淀深厚的尧都大地,《冰心寄情》做到了,询公做到了,我为之击节、为之点赞!老有所为,大有可为,胸中一团火,肩头一副担,责任使然,忠诚使然,为了那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理想与信念……“愿太阳发出永恒的光和热,愿人间充满永恒的安慰和温暖。”这是莎士比亚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渴求与呼唤;《冰心寄情》捧着一颗心来,搭起了崇真、向善、唯美的平台。询公身体力行,在主编了《张槐村志》、撰写了《仇氏家谱》之后,现今厚重的一套三本楹联面世,还有论文集及回忆录将源源不断同读者见面。笔耕不辍誉满桑梓,老骥伏枥孜孜?L?L,询公向着更高境界前行。

作者:李关良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静看桃花开

下一篇: 春天种下绿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