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效法季札的精神,对亲朋好友许过的承诺,我们终生要尽心尽力去做,这样才知道什么叫俯仰无愧的痛快,无愧于亲人,无愧于天地。已经走进婚姻的人,就时时想到当时对另一半的承诺;已经有孩子的人,时时想到孩子降临时,自己看到孩子,自自然然提起的那一份爱的承诺,终生不忘!包括我们对父母的承诺,那一份孝心,再难,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实践、去完成,这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再来,讲出来的话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为什么说以前的人很实在,现在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要体会古人那种修养、存心。在《论语》里面讲道,古者言之不出”,他们讲话不讲大话,很谨慎,生怕讲了以后自己做不到,做不到他们会觉得非常惭愧,他们是做到了才去说。所以师长老人家说,做到再说是圣人,说了以后能做到是贤人,说了以后做不到是骗人。师父这段话再对照经典里面讲到的古人的存心,的确要言行一致,不自欺,也不欺人。论语》有好几句都在诠释言行一致、心行如一,显然进德修业这个态度是一个关键。为什么?人讲得多,自己的心境跟不上,就好为人师了,就错估自己的境界了。有时候讲得好,做得不够,别人还赞叹真了不起。赞叹久了,我们还以为自己真的这么厉害。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过其行、言过其实的时候,君子都会感到惭愧。这是我们讲的信实。还有信仰,人生的志向,人生的方向、目标,都在“讲信”当中,因为信跟义相应,信义、信义。对家有道义,对社会民族有道义,这成为人生的一个信仰,并且去践行。所以讲信,人就很有使命感。修睦”,互相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师长也有墨宝,也是跟那个时候的社会情况是相应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是这样的心。而人与人互相尊重,也是通过明理,知道每一个人都有明德,就不会很傲慢、瞧不起人,心才能平等对待。相信自己,就不糟蹋自己;相信别人,就不跟人对立,就不怀疑他人,就会协助他人。 蔡礼旭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一路笔耕一地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