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简册待君裁

 ——李尚师与他的《晋国通史》

2015-04-09 08:32: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当李尚师将三大本150万字的《晋国通史》呈现在面前时,虽说早已知晓,仍觉震撼!一位中学教师,一个典型草根,忍寒窗之苦,穷毕生之力,为三千年前之古晋撰史,这种精神和情怀用多少词汇来描述、来评价,也觉苍白乏味。

    1942年,尚师出生在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中条山下东峪村一个没落大家庭中,祖上曾出过秀才、贡生,祖父和父亲均是教书先生。在家庭熏陶下,尚师从小爱读书,家中的《汉书》虽艰涩难懂,在父亲指导下,还是生吞活剥吞了下去。东峪村地处中条山南坡前,其村北山上的太子坪、校场、跑马道、庙沟等许多地名,隐藏着有关晋文侯的历史秘密,令他十分神往。

    然而,命运和他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在李尚师46岁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才跨入了属于自己的轨道:1987年夏,同乡李孟存教授主持的“晋国史研究室”因有人考上博士离开而缺少人手,李教授介绍尚师接替。尚师闻此也惊呆了。晋国史研究,那可是专家学者们的领地,高深莫测,望而生畏。自己年过不惑,从未涉足,一片茫然,岂敢涉足。但尚师心中那粒种子,突然爆芽了:这可是实现曾经的理想之途,天赐良机呀。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时;虽有鎡錤(大鋤),不如待时。”困难虽难以想象,自己也正当拼搏之时。人生苦短,一生数度碰壁,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李孟存教授也鼓励他说,我了解你,你能够承担起来的。决心下定,尚师从此踏上一条虽则艰难异常却心中充实快乐的漫漫征途。

    尚师是循规蹈矩之人。他首先要教好三个毕业班政治课程,搜集晋国古籍和购买图书只能趁星期天或出差时办理,读书则只能挤时间,饭前饭后,体育活动,深夜加班,参加婚丧大事和来往于家庭和学校时,破自行车后架总挂个破小竹篓,里面放着《春秋左传注》等书籍。就连上厕所也看。放腿上看,举手上看,趴桌子写,土炕沿上写,大家戏称他“书呆子”。家中土地要耕种,犁地、摇耧、拉平车、收庄稼、出牲口圈、担茅粪等农活都要趁星期天和假期干,他居然还从中抽时间看啊、写啊。然而,最头疼的是因缺钱而借贷。亲戚朋友们借遍了,不能再借,就去贷款。芮城贷多了,到平陆贷;农行贷不了,到信用社贷;自己贷不下,请同事帮助贷。贷款到年底是要结账的,起码要还清利息。那年正月十三孩子开学需钱,尚师冒着北风,骑着破自行车走十几里路去借钱。还不错,钱凑够时天已麻黑,风刮着,雪飘着,路又不熟,结果连车带人栽到水渠里,棉衣湿透,浑身哆嗦。勉强回家,衣裤早已结冰,家人全都掉了泪。不惑之年的举债,笔者体会很深,岂止身累,更是心累!好在康中六年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尚师不为杂念干扰,甘心坐冷板凳,忍受着贫穷折磨,也听惯了劝告和讥笑,横下一条心,坚持着,探索着,执著地前进着。在李孟存教授指导下,尚师从读《左传》《国语》起步,然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十三经注疏》《史记》等经典古籍以及《辞源》《说文解字》等基本典籍和工具书。读正文、看注释、查字典,一点一点地攻,一遍又一遍地学。按照李教授的方法,读典籍看译文,容易跟着别人思路走。必须自己下硬功夫,一次读不懂,先放下,过一段再读;还有读不懂处,放一段再去读、去理解,就会明白的。书读三遍理自明,这办法果然奏效。尚师硬着头皮,在文山书海中艰难跋涉,逐渐入了门。

    经十多年辛勤耕耘,1999年他的《晋国史》在《晋国史纲要》基础上出版,获山西省第四届社科类优秀成果二等奖。运城市和芮城县教育局慧眼识人,将尚师从教学岗位抽出,专门从事晋国史研究。此后,他广泛涉猎,研究论文,拜访专家,参加学术会议,探访考古现场,兢兢业业,沉迷晋史之中,成果也陆续问世:《晋国人物评传》《先秦三晋两个辉煌时期暨治国思想》等学术专著受到李伯谦、孟世凯等专家好评。此部煌煌《晋国通史》,填补了史学一大空白,记述从西周初的公元前1039年,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国始,历经38位国君,到公元前376年晋被其卿赵、魏、韩三家所灭,后三分其地,将晋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为止,共663年的地方断代史。其中包括了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交通、文化、法律、教育、外交、天文、历法、礼义,以及国君、国君夫人、妻妾、执政卿,卿、大夫、学者名流和九流人物等共276位。著名历史学家李伯谦教授说:“这不仅是一部晋国历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晋国的百科全书。”这个评价,非常中肯,令人仰望。而尚师撰写此书,居然全用钢笔,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一笔一画,一字一页,工整隽永。一本一摞,一摞一箱,全部手稿竟然装满一大箱。

    蜗居小村,黄卷青灯,清贫甘甜,惟有自知。仅此功夫,吾辈谁人可及?我曾开玩笑对尚师说,你这一生,命运就是安排你含辛茹苦去撰写《晋国通史》的,不然因何屡屡给你设置障碍呢?如果你春风得意马蹄疾,还会有这部皇皇巨著吗?诗兴涌来,权诌一首:悬崖断路布阴霾,雨雪风雷扑面来。淬砺吴钩何所指?沉沉简册待君裁。  刘国柱

    


责任编辑:柏东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