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梅莹作品鉴赏:在艺术世界里徜徉

 

2015-04-16 20:20:20 来源:

    那是2011年夏日的一个上午,梅莹约我到汾河公园九州广场去看荷。
    赶往九州广场,望见约定的地方,亭子走廊里围着一群人,近前,是她被围在核心,面前画板铺着宣纸,心无旁骛画着池中的荷花。身旁的观众不时发出啧啧声。我不忍打断她的工作,独自沿着荷塘岸边慢走,满池荷花粉红的、.
    粉白的,花朵都不大,均是寻常观赏荷。
    没有瞧出这类荷花的妙处来。绕过荷塘,前面是开阔的水面,波光粼粼,燕子翻飞蜻蜓悬停,甚是有趣。阳光渐渐强烈,它们一个个、一双双飞走,躲起来了。
    返回,她见了我,连说两个快字,快看这荷花多美呀,快拿速写本画。耐着性子硬着头皮花了一朵,还是没有提起兴趣。我再次转悠着走开。消磨到中午该回家了。她依旧是一脸的笑,一脸的欣喜如获至宝。随后八九天里她天天到九州广场边的荷塘写生。直到有一天一场暴雨过后,她告诉我:荷花都败落了,画不成了。说话时甚为惋惜的样子,人也失落了许多。
    梅莹作品集问世,当我品读到《高洁图》《爱莲图》《各抱姿态图》《饱满圆净图》《曼妙图》《幽香图》时,十分诧异和叹服。那年夏天,汾河畔、骄阳下,梅莹痴迷的功课跃然于纸上。至此我才深深地理解了她。池中哪有如此花,如此叶,是她的心相喷涌,长篇长幅表现尽了她的意。我眼中那其貌不扬的荷,在她笔下圆净饱满,袅袅娜娜,或开放,或含苞,荷叶婆娑,花瓣欲动。白色、粉红色、蓝绿色、仿古色的大背景映衬下,淳朴诚挚。如今相逢于纸上,像一个冰释前嫌重修旧好的朋友,有几分亲切,又有几分温馨。
    《花开新雨后》《亭亭白桦》《清丽仙家色》……看梅莹画集里的画,时不时她那生活里的影像浮过眼前。
    七里峪是她最有感情的地方,那儿的山山水水,一花一草都能牵动她的情怀。院畔的一丛西番莲,她几天绕着转,看见一只蛾子,瞧见一条昆虫,她都像见了亲人一样护着爱着。白天拿着画板画了这样画那样。晚上一小会儿工夫,还要缩在狭窄的桌上写一幅书法。静悄悄的山夜伸手不见五指,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她头一落枕,鼾声骤起,不大工夫进入了甜美梦乡。先是爽朗的笑声,又是惊奇的发现。喊着我的名字叫快看,快看。她的身心在她的世界里徜徉,是兴奋,也是幸福。她已经融化到七里峪的山山水水。
    《天高地阔任我驰骋》《人中神仙寿中长者》都是她精神世界在作品中的升华。《山中岁月林中松》那悠闲自在,左顾右盼的白羊、黑羊。那想卧便卧,想站便站的花斑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自在。在她的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再看《撷萃霍山》《归去来兮》,当时我们走到山里边,她并没有带画板、速写本、只是被这里的野花倾倒,从布兜里抽出两张粉笺纸。随手画上,不经意间信手留下的花草,有着奇花珍卉,成了作品,永久留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我与她的审美取向不大一致,也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可是我们多少年来求同存异,成为益友。头扎进去,身子扑下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艺术世界。她对绘画艺术的执着真诚,时时感动着我。(吕一力)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