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又一株苦菜花

2020-07-11 09:23: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又一株苦菜花

李庆生

  “苦菜花开满地儿黄,乌云拨开见太阳……”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电影《苦菜花》的主题歌,也是国人的集体记忆。《苦菜花》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人民同敌人不屈斗争的故事,“冯大妈”“娟子”“嫚子”“王柬芝”这些人物对观众印象很深。

  然而,在原先的这块土地上,也有一个类似“苦菜花“的女性,这个人叫吕春英,我是从她出版的一本20万字的书《风雨雪中的母亲》中认识她的,看了这本书,觉得她好像就是一株山坡上盛开的苦菜花丛中的一株。

  吕大姐生于胶东地区的莱阳农村,幼年丧父,成年后嫁到离村不远的一农户家庭,丈夫在煤矿做工,公公婆婆是农民。吕大姐很要强,在生产队里干活事事第一,在村里打交道处处让人,还进入了党组织和妇女主任的名单。她注重孩子们的学习和培养,女儿上了重点大学本科,之后在深圳工作、成家,儿子在广州工作,儿女生活稳定后,她与老伴、儿女一起生活。

  她小学只读了一年半,但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要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写出来。出一本书,让家人、后代、朋友,了解自己曾经历的酸甜苦辣,因此她开始了创作之路。

  她的老伴身体不好,进城后须她照顾,儿女们工作又忙。她所识的为数不多的几百个字,能朴素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然而,时间呢?

  她想到了这样一个解决办法:给老伴雇个保姆,而自己用捡废品的收入支付保姆的工钱,这受到了众人嘲讽:“捡破烂的人雇保姆,算哪门子呀!”但一直要强的她还就这样做了。“做了就做了,这有什么。”通过捡废品,她不仅解决了保姆工资,还为自己购买了一台电脑。

  在社区人员的帮助下,她开始用电脑写作。吕大姐在文章中还挺有技巧,章节层次分明,每篇文章都以具体事情做题目,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如:“爹救伤员”“大哥结婚”“分家”“马上离婚”“我第三个孩子”“救人要紧”,多么朴实明了!文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没有高潮,只是平铺直叙。就像邻里之间聊家常,而平淡之间就显示出真心、善心、实心的味道。

  书的最后一部分题目是《他走了》,文中以这样的文字结尾:“忘不掉和他一起种地、一起做工,忘不掉养育的一双儿女,忘不掉夫妻一场……更忘不掉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谁给的。”这是对丈夫一生的总结,是对家庭一辈子的总结,正如《苦菜花》歌词唱的“苦菜花开香又香,朵朵鲜花向太阳,受苦人拿起枪来,拿起枪来闹革命,永远跟着共产党”。

  与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去世后,身处热闹大城市里的她反而感到更孤单了,吕大姐又找出一种活法:做城市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她穿上黄马甲,为打听地址的人指路,积极参加社区学习活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社区防控力度大,事情多,她像个年轻人积极上情下达,感动了左邻右舍,电视台还采访了她,并被社区评为“五星级志愿者”。

  她的书中有一段话,引自名人的:“因寒冷而打战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经历了人生烦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这是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表达对人生的理解。是啊!经历了艰苦生活的人,最懂得生活的可贵、生命的可贵,吕大姐是最懂得生命的可贵,因为她经历了艰苦生活,经历了酸甜苦辣的人生。

  苦菜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又很普通的带有苦味的山野之花,山岗上、山坡里、路两边、庄稼地里随处可见,它先有花骨朵,开花后显金黄色,花凋谢后成了棉絮状,一阵风起,无论劲风微风,就像一个个微小的降落伞,降落到它们能去的各个地方,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不计较风寒,不计较雨水。

  苦菜花学名叫蒲公英,它性寒、苦,可食,是一味中药,清热解毒,也可饮茶。《苦菜花》小说的作者冯德英用此花所含的平凡、普通、坚毅、美丽的品格喻艰难深重的胶东老区人民与日寇奋力抗争的优秀品质。读了吕大姐的这本书,我也想用一个名字喻她,用“又一株苦菜花”的名字喻她如何?“是”,还是“否”,我觉得,是也。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散文】母亲

 

下一篇: 【诗歌】向交警致敬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