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来大道醉烟霞

2020-10-17 09:24: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悟来大道醉烟霞

——遊乡宁才子书院记

  鄂国,乡宁之古称也。其源在夏,形成于商,乃黄帝姞姓子孙之食邑也。春秋时属晋鄂侯姬郄,故称鄂邑焉。北魏于此,置昌宁县;五代后唐因避李存勖祖父李国昌之讳,遂改昌宁为乡宁,沿用至今。湖北之名“鄂”者,乡宁乃其源也。

  鄂邑郑氏中午者,名门嫡裔也。其先祖郑公崇俭者,明末名臣也。公学富五车,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以翰林入仕,历任河套、三边总督,经略五省(山西山东陕西宁夏四川),因功而官累兵部尚书之职。崇俭公者,贤人也。鄂邑之北府,乃其邸也,传至郑公中午已十一代矣。而其始祖信而可考者,盖出自姬姓也。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小弟姬友于郑(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都城镐京,姬友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功绩卓著。灭郐国、东虢后,于溱水、洧水之间建立郑国,是为新郑。郑桓公,郑氏之始祖也。

  郑公中午者,奇人也。既系名门之后,又兼天赋异禀,幼而颖悟,少入序庠;博览群籍,才名远扬;头角峥嵘,气度非凡。及长,忝列仕游之途,几十载殚精极虑,克勤克俭,体国恤民,政绩斐然。然时光一瞬,岁月不待,及其壮也,功名即遂,盛誉日满,即有归隐之心。加之心系桑梓,无一刻或忘。名相即别,利缰轻脱,遂于戊寅菊月卜鄂乡之高岭凹而就焉。凿井而饮,掘洞而居。十余载烛火映窗,草席铺地,餐霞饮露,野蔬充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培苗育树,垦荒造地,不曾稍歇;春采百花,夏锄稗草,秋拣野果,冬贮菜根,岂有闲时。而茶烟琴韵,竹雨松风,花开四季,百鸟争鸣,足堪乐也。兼之诗书自娱,禅韵润心,父子戮力,胜友时临,故不觉其苦也。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古圣贤之道,莫不如此也。

  卄载风雨,沧桑巨变,先生之业可谓大矣。三百余顷荒岭,已化绿洲;千亩良田,岁岁丰穰。自建才子庄园,独领风标。自然各抱地势,瓦舍俨然,恍若神仙之洞府也。其五座仿徽州院落以“凝瑞,端养,耕读,琴书,尚德。”而名者,盖承祧祖训,以启后昆也。

  然此处祭坛之兀现,则一石惊天。才子圪塔(土坛)传为平王东迁之祭天之坛。犬戎兵陷镐京,周幽宫湦死于骊山脚下,西周遂亡。公子宜臼继位,是谓平王。宜臼东逃,滞鄂有年。择鄂邑五岳之宝地筑坛而拜,以告天地。《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此之谓也。后迁洛阳,是为东周之始也。此坛三层九丈,寓天地人合一之意。登是坛也,但见群山巍巍,其色苍苍;蔓草萋萋,古树郁郁。绳纹陶鬲,偃卧道旁,古瓦残玉,殷殷可见。真可谓‘竹书未纪问天事,碎瓦残砖藏铁云’。郑氏元祖桓公殉国,其子掘突护王东迁,均彪炳史册。而郑公中午择此而居焉,上被祖荫,下膺天命,亦千年夙缘之可证也。岂不奇哉!

  十月休假,天朗气清,携王兄玉平,张兄天斌,荆妻跃平赴此一行。一则解悬望之渴,二者偿槐乡诗友之约。

  其意如也,是为序。

(一)

宦游归去理桑麻,

鄂邑仙翁志可嘉。

浴日观天开素域,

餐风饮露醉丹霞。

枯桐逸韵集灵凤,

劲竹刚姿报瑞华。

文脉殷殷祧茂绪,

河清海晏静胡沙。

(二)

西风雁影满城花,

户外青山隐紫霞。

自有豪情酬宿志,

了无绻绪负芳华。

十年好景萦八薮,

九丈祥光照万家。

壮士风怀邀日月,

人生春意寄浮槎。

(三)

少年不晓宦途刁,

头角峥嵘胆气豪。

沧海争游曾遏水,

关山竞度总怀刀。

丈夫赤志一腔血,

壮士丹心满腹韬。

跃马扬鞭花似锦,

人生快意报黄袍。

(四)

吟风枕月沐松涛,

饮露餐霞节亦高。

漫付稠情邀挚友,

全剖肝胆煮香醪。

非因蝇利附驽骥,

敢为苍生斩蟹螯。

不问俗尘天外事,

葫芦架下种葡萄。

(五)

清风吹梦步新程,

皓首丹心气自横。

凿井掘窑承尧训,

开山拓土续舜耕。

曦明踏露松云起,

月落荷锄雀鸟鸣。

漫付衷情昭日月,

一犁春雨慰平生。

(六)

龙吟凤翥瑞阳生,

明月清风万壑鸣。

夏伴骄阳除弊秽,

冬拾落叶斩蛮荆。

十年苦雨浇愁垒,

五岳清风荡苦城。

浊酒一杯真义在,

粗茶峻味自多情。

(七)

江湖夜雨鬓如霜,

宝剑秋风志亦钢,

坐看祥云惊浩瀚,

闲观北斗问苍茫。

尧章舜典开明路,

周鼎秦砖纪炜煌。

鄂岳云徊萦素雾,

江天皓日起龙骧。

(八)

闲开锦壤种龙秧,

漫辟荒丘作道场。

谢草经风唯绚烂,

郑兰沐雨自芬芳。

南山醉叶通禅意,

北苑清霜映慧光。

琴韵书声常佐酒,

繁华落尽菊犹香。

(九)

褒娰欢颜泣雁鸿,

无边燧火照苍穹。

姬昌国祚征熊梦,

祖代家山付犬戎。

镐地尘嚣宫阙毁,

幽王魄散玉樽空。

东迁再振先朝礼,

几度烟霞几度虹。

(十)

瑶坛圣土纪尧封,

蔓草秋风掩旧踪。

碎鬲残石铭猎事,

枯藤朽木忆弯弓。

从来黎首唯耕穑,

自古君王重祀戎。

鄂邑山前歌禹甸,

东迁堪誉郑桓公。

  唐艺斋

  庚子八月二十

  (10月6日)


乡宁才子庄园漫兴

  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二十字为韵,以次歌之。

(一)

天边雾去云开,

鹊舞莺啼漫徊。

驭气乘风访古,

兴登鄂邑云台。

(二)

青堂碧瓦朱轩,

犬吠泉鸣竹喧。

煮水烹茶品藻,

瑶情溢满庄园。

(三)

秋阳杲杲扑面,

万里长空似练。

树翠花黄鸟鸣,

霜林瑞景流绚。

(四)

昨夜西风一场,

黄花自呈芬芳。

山光水色云影,

过耳松涛韵长。

(五)

童山化作瑶圃,

野岭迁来玉树。

满壑梯田溢香,

欢声朗语盈户。

(六)

撷取黄花一把,

临风漫嗅清雅。

游蜂不解风情,

翼影相随舍下。

(七)

英雄铁志如酒,

巢父泽滋五柳。

宦海归来意浓,

南山种豆园叟。

(八)

明言挚语肠话,

草舍柴扉燕榭。

已作山中逸仙,

丹心永系天下。

(九)

岁岁司田务桑,

春播夏灌人忙。

朝烟宿雨鸣凤,

此地厥名福乡。

(十)

酿酒舂粮绩麻,

桃源胜境人家。

不因斗米折节,

唤鹤扶云饮霞。

(十一)

春光挽尽何待,

赤志丹心不改。

世事如棋烂柯,

山中岁月君宰。

(十二)

岁岁春风未到,

乾坤正气先报。

沧桑不老烟霞,

万里河山静好。

(十三)

莫道丘山九重,

西风过处香浓。

琼林郁郁叠翠,

落尽尘烟俗红。

(十四)

白云堆里秋阳,

水净山清菊黄。

雉鹊衔来暖意,

禾穰酒酽茶香。

(十五)

千里霜红沐日,

无边绮景鹰疾。

秋光胜似春光,

宦海归来燕逸。

(十六)

由来倦鸟思还,

树蕙滋兰莫闲。

载酒调琴问鹤,

情牵梦里家山。

(十七)

巍然九丈高台,

测日观天攘灾。

碎鬲残石偃地,

骚人访古时来。

(十八)

鄂岳钟灵毓秀,

名山造化生就。

朝观雾海松云,

夕送轻烟远岫。

(十九)

君子独钟节竹,

秋娘不妒时菊。

餐英啜露明心,

乐赋梅开五福。

(二十)

踏遍青山志嘉,

缊袍未换袈裟。

开田种豆栽柳,

屋后房前种花。

  槐乡诗坛盟主王公月明、景兄北记、张兄沧桑以孟浩然《过故人庄》句二十字为韵,以纪乡宁胜游之事。时余在京也,曾拈“麻”韵以和。俟北游归来,于双节长假之机,专赴鄂邑一游,以补旧约。期间得与郑公中午先生畅叙幽怀,谈古话今,登坛搜古,膏田问耕,至乐也。郑公释“才子”之“才”乃三才之意,寓天地人合一,方可和合。斋主遂有“欲上清华北大,先登才子圪塔”,“若报南开复旦,须访才子庄园”之戏语。郑公颔首然之。

  香茶浓酒,珍蔬时鲜,颇多公盛意。故拈“麻、豪、庚、阳、东”诸韵,并赋七律十首以纪其胜也。复以《过故人庄》二十字为韵,以六字律句二十首歌之,以旌郑公创业兴邦之宏志也。

  唐艺斋 又记

  庚子年八月二十二

  (10月8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