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浓浓的年味

2021-02-12 10:57: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留住浓浓的年味

□ 弓佩玉 宁馨儿

  在儿时的记忆中,年就是除夕当晚熬到十二点,然后从里到外换上新衣服,跟着父亲去巷子口放过鞭炮后,才心满意足去睡觉。大年初一一早就和父母一起走亲戚,虽然会收不少压岁钱,但转头就会以交学费为由被母亲“骗”走。大院里的伙伴们成帮结伙去游戏厅打电动,或是漫无目的压马路,非要把新衣服炫耀个够,零花钱花光才觉得尽兴。

  大人的年味就大不相同了。一进腊月,爸妈天天逛农贸市场,可还是感觉缺这少那。看到冰箱里被塞得满满当当,才觉得心里踏实。扫房赶尘贴窗花也是异常隆重,平时够不到的地方,要踩着梯子去擦。除夕晚上边看春晚边吃饺子,为了能吃出硬币,全家老小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只要硬币还没“出饺”,即使肚皮都快撑爆了依然不停筷子。

  不一而足,这些点滴细节汇聚成了浓浓年味。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不再那么期盼过年。平时也能吃上白面饺子,不需要等到过年就有新衣服穿;大年小节的饭菜都很丰盛美味,打扫卫生也不需要亲自动手,生活越来越好,但总好像缺少点什么。

  年近了,年味却远了,我们在忙忙碌碌里丢失或淡化了过年的仪式感。其实,生活好了,过年更应该有过年的样子。营造仪式感,其实没那么难。春联能手写就不要印刷,千篇一律的字体缺少了一些韵味。家有小孩练毛笔字的,不妨让他露上一手。年夜饭不要老是出去吃,自己动手比在外面“懒汉全席”强万倍,跟着网上的美食教程学,为家人尽一份团圆的心意。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就带孩子到乡下走走,闻闻泥土散发的清香,看看长在地里的蔬菜。拜年信息,不在数量在质量,如果做不到用心送祝福,不如不发。除夕一家人吃顿团圆饭,然后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这就是过年特有的仪式感。

  春节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麻将声此起彼伏,是一年到头的情感汇集与碰撞,是对来年的美好展望。春节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守住仪式感,留住浓浓的年味!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