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六次《入党申请书》

2021-04-15 10:08: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的六次《入党申请书》

焦文新

  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2020年冬天,身体患病不便外出,反而有时间静下心来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共和国同龄人,更多的回忆留给了我的入党“初心”。

  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我家兄弟五人,但是父亲并不经常在家,更多的是带领村里的年轻人修路、打井、建房、收麦,还有就是赶着牛车或者马车交公粮。那个时候,村民看父亲的眼神很崇敬。村里人说一定要听党的话、听支部的话。我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了父亲还有一个身份是“支书”,也第一次听到了一个名词“党员”。

  上学后,听到的、学会的第一首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那个时候起,受父亲影响,我就觉得共产党很伟大,暗下决心,一定要像父亲一样,当一名党员。

  上世纪60年代,我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17岁时到新疆建设兵团当兵后的第一个月,我向党组织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却未能如愿;随后,我退伍复员,到曹家沟铁厂当工人,再次加深了对党的认识,认识到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第二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组织信任,推荐我到洪洞农校畜牧专业就读,在学校的读书环境和氛围里,通过政治学习和同学交流,我对党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握,第三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后,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积极要求加入到援藏行列,被组织分配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援助支农,帮助当地农牧民做好畜牧疫病防治工作,非常有幸和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成为了“战友”。在西藏工作期间,当地农牧民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让我们农奴翻身做主人”,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是倍感自豪,第四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根据中央安排,我们一大批援藏干部结束支边下乡,返回内地,我调入县委组织部等候安排,第五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后,工作落实到雄火公社(原南王乡,现已并入大槐树镇)担任司法员,第六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的严格考察和审核,1985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回首自己六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如果谈起初心的话,总结一句话就是:“听党话、跟党走。”

  入党后,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工作岗位,我入党的初心都没有变,先后历任5个乡镇的多个岗位,最后调入到县直机关,都始终牢记不管在什么岗位,都时刻警醒自己,一定要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多年来,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先后获得过省市优秀司法工作者、省市先进文化体育工作者、国家人口计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现在退休了,受身体影响不能正常参加组织活动,但是在家也是一样不忘初心,响应组织号召,通过“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我常用自己的经历教育下一代,现在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已光荣入党,在各自的岗位听党话、跟党走。

  我永远感恩党的培养,也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相信我们的党会更好、国家会更强大!

  (作者系洪洞县卫计局退休干部)

  校对 张晶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

 

下一篇: 南小宁回乡侧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