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冬的韵味

2022-01-29 10:26: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冬的韵味

李福琴

  故乡的冬天很漫长。起初的风,带了浓郁的深秋的韵味,可以嗅出那种玉米棒子和红薯蔓混合着的味道。渐渐地,冬天的味道浓了,风儿变得干冽,带着沙土,卷着黄尘,在许多巷子里,来来回回,兜兜转转。

  农事的清闲,给农村的汉子们带来了空闲,他们的脸上既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也因为风雨的操磨而日渐沧桑,脸上疲惫而泛着皱褶。

  从自家的房屋里走出来,揉揉惺忪的睡眼,使劲咳上三两声,将婆姨新做好的新棉袄紧一下,随即,又转悠到院子的另一侧,吼两声,叫一下,“他妈,几点了,该做晌午饭了吗?”“今年咋不下雪了?”“冷哩”“今年苹果卖的钱不少,好好给娃买几身过年袄。”随意的对话,随意的问答,“今冬计划干点啥”“没啥做的,歇着吧。”

  婆姨们在冬天绝对闲不下来,你手里,她手里都拿着那种花花的鞋垫,孩子们结婚,都少不了这东西,日子也缜密的像给汉子们纳鞋底的针脚,真叫一个精打细算。因为没有野外劳作的辛苦,婆姨们的脸颊就多了几分红润。原本寂寥的冬,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的味道,就连冬也变得那么生动和温暖。

  风还是干涩地刮着,几只麻雀在风里呼号,几个调皮的孩子在用弹弓射击麻雀,可怜的麻雀不光要躲避风雨,还要躲避娃儿们,它们也不想出来觅食,可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儿,只能在高高的电线上,三三两两缩成一团。

  雪,在不经意间悄悄洒落,米粒似的,从空中洒下,渐渐地,大了,成团了,鹅毛状了,一片一片,踩上去,可以咯吱咯吱响了,娃子们可不嫌冷,在院子里欢呼跳跃,“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不管多冷,孩子们是不愿回家的,鼻子猛猛一吸,爬滚着一身的泥水,在大人的呼唤中仍不肯回家,直到屁股上挨了两巴掌。

  最喜庆的事情,就是有人要娶新娘了,洁白的雪地上,矗立着的新房张贴着红红的喜联,大红的喜字,燃烧起人们暖暖的心田。天不黑,新娘是娶不回来的,不知道谁吆喝了一声“走,看新媳妇去”,十几个孩子一哄而上,虽然也没有看见啥,但那份期许,那份等待,使新娘更多了几分娇羞。

  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冻破石头,房檐上,瓦楞上,会吊出一尺多长的棒子,等这些冰棒消融的时候,年也就快来了。年味就来了,人们进城赶集,杀鸡买羊,购置年货,一串一串的糖葫芦插在稻草把子上,既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也刺激着孩子们的味蕾,让娃娃们口水直流,一圈一圈地跟着跑。

  其实,只有过了热闹的大年,这个冬天才算是告一段落。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