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过元宵
石书民
美味的元宵
正月十五除了看红火,就是品尝元宵。隰县门店有许多包装好的元宵,可隰县人就是喜欢吃当地自己加工的元宵。一是新鲜,刚刚加工成型;二是香甜,自己加工的元宵配料讲究,元宵陷有红糖陷、白糖陷、枣泥陷、豆沙馅等等,白色的面粉加进香料,元宵陷在三角吊架下面的大笸箩中滚动,沾上白色面粉,滚来滚去,一会儿滚出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元宵。商家是一对夫妻,男人负责加工,女人负责销售。顾客多种多样,有要熟的、现场品尝;也有要生的,带回家自己煮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妈妈活着的时候,最爱吃这家的元宵。妈妈去世后,每年元宵节,我依然买这家的元宵,这家的元宵,不仅香香甜甜,还夹杂着一份浓浓的深情。
精彩的高跷
当年我在千家庄中学教学,正月十五之前我就来到学校看村里人排练节目,响铃高跷之所以让大家惊叹,背后有村里人多日辛勤的付出。大家不辞劳苦,在排练中摸索新的高跷翻桌花样。操场上放几张桌子,桌子边放好门板,年轻人踩着高跷上门板。一步,再上一步,再上一步,当上到桌子平面时,年轻人早已累得满头大汗。大街上闹红火时,踩高跷的人脖子上都搭一块白毛巾,为的就是及时擦拭不断流下的汗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千家庄响铃高跷出色的表演,让大街上拥挤的观众一饱眼福。许多人不知道,踩高跷的人从高桌子上跳下摔过多少次。千家庄村子大人才多,精湛的响铃高跷表演给隰县人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回忆。
柔情的秧歌
大姑家在柴家村,柴家村许多人我都熟悉。柴家村有一半人来自陕西,他们排练的花伞秧歌柔情脉脉,具有很大的地方特色。再加上排舞者喜爱闹红火,在街头表演发挥超常。花伞五颜六色,衣着美若天仙,碎步如走戏台,旱船如水上飘动。特别是表演者开心的笑容,展示出农民脱贫后的美好生活。平时在村里羞羞答答的小媳妇们,如今在大街上扭起花伞秧歌,大胆舞动手中的花伞,脚下走动着轻盈的八字步,柴家村花伞成为隰县正月十五闹红火的名片。他们只为一个字:乐!他们不仅为自己乐,也将这份醇厚的快乐带给所有人。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