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将至
潘玉毅
正月十五闹元宵。无论在中国的南边还是北边,元宵节是大家共同的节日。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讲,过了元宵节,才算真正地过了年。当元宵节一过,孩子们就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要收一收心,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不管在哪儿,有几样元宵节的习俗大抵是相同的,比如猜灯谜、吃元宵。小时候,我也是个制谜、猜谜的高手,可惜如今已生疏了这项本领。元宵有大有小,味道也是五花八门。
元宵是个节,也是个结,人们的心都被它深深绾住。在古人的吟咏里,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而宋明两代的话本小说,更喜欢把才子佳人的剧情安排在“元夜”这个时间点。仿佛到了此时,人就变得格外多情。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二十三卷里有一首诗:“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球映月轮。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其大意与歌德所说的“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相仿。而欧阳修在《生查子》上半阕里的描绘更是唯美:“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醉翁的词自是好的,无论意象或是意境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迷人之处。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无疑是诸多节日中最浪漫的,如果冠之以“中国情人节”的名号想来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古时候,由于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年轻的女孩子是不允许随便外出的,只有过节是个例外。而元宵节,则给未婚男女的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每当节日来临,未婚男女三三两两地结伴出游,赏花赏灯。一些互相思慕的男女青年,更是珍惜这个机会。
不管对传统习俗是否熟稔,一对对情侣是元宵佳节当之无愧的亮丽风景。灯初放夜人初会,梅正开时月正圆,岂不美哉?
当然,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享受,匀一点阳光给别人,整个世界才会更明媚。我喜欢过元宵节,不只为元宵节的夜景和美食,更为“元宵”二字背后的深层寓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