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韩先生

2023-03-09 14:56: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杏林韩先生

韩斌

  古村老巷深深处,普通农家院院里,青砖黛瓦,白灰勾缝的五孔窑洞门侧窗旁,悬挂着的玉米棒、辣椒串和大蒜辫,同窗格上的红窗花、门上的红对联,在明媚的春光里交相辉映,洋溢着农家传统风情。窑洞里,用青砖铺设的地面,被岁月的脚步打磨出水磨石般的光彩。粉刷过的四壁挂满各式锦旗,旗帜上的金句玉言,讲述着地北天南有名有姓、医患和谐、草药神奇的故事……

  “用神功起死救人,得骨髓妙手回春”之旗,署名运城市张义平赠送。张义平70岁的父亲,久病卧床,三接先生到家诊脉。一次一方,一方七剂,三方二十一剂草药服后,老病号下了床,重新迈开了脚步。

  “多年痔疮顽病难治,幸遇中医妙手回春”之旗,署名古县张庄张国胜赠送。张国胜经同村病友推荐,两上韩家庄求诊,一方二十剂草药服完之后,专程为先生送来此旗。

  “神医送子 手高技巧”之旗,署名蒲县克城张海平赠送。三方二十一剂草药服下,张海平七斤三两的儿子出生。

  锦旗受赠者姓韩,是本院的主人,年逾古稀、神清气朗。挥锄麦田除草,把脉杏林回春。乳名小超,大号保川,乡人尊称韩先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洪洞、赵城两县官方携手举办了一届中医先生大比武。孔祝三,孔老先生,名列第一;韩洪茂,韩老先生,位居第二。

  韩老先生的杏林传奇故事颇多,《韩家庄村志》有记载,村民有传说。石止村一病男,多日吃不下饭,求诊韩老先生。三根手指一搭脉,老先生开了口:你这是个算了人的人,有一件事窝在心里。药方子一递说:去吧,叫你吃一碗饭。第三天病人又来了。韩老先生也不问话,一把脉说:回吧。不用吃药了。

  韩老先生曾任韩家庄保健站首席大夫。某年冬天,韩老先生围着火炉烤火,忽然晕倒。仨徒弟手忙脚乱背起师傅急送回家,尿透了棉裤,又湿了徒弟的棉袄。平放炕上,久久不醒。一个徒弟把左手号脉,一个徒弟把右手号脉,急诊紧治,合计出一个处方,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又让司药的那位徒弟再审时,韩老先生睁开了眼,拿了处方一看说:肉桂加五分。两剂药后,韩老生先康复上工。

  韩老先生的独子,任过村里的支书,积劳成疾、久治不愈。这一天,又为儿子把脉后,韩老先生背过去对三个孙子说了四个字:准备后事。一个月后儿子去世了。

  韩小超韩先生,即是韩洪茂老先生的侄儿加徒弟。久经名医点拨,多有家传秘授,自是沉淀有袪疾拿病的偏方妙招。

  忘不了师父“好药不过十二味”的训道,忘不了师父“病家不开口,搭手便知药”的号脉要求。韩先生将师父珍藏的李时珍《频湖脉学》深领融会。有北京网上问病,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小包邮寄北上;有南昌微信求诊,裹挟着汾草味道的纸箱快递南下。中医中药传承弘扬,乡间老翁寸心余力。

  韩先生亦有遗憾,伯父的“雷火针法”,到他手里失传了。杏林珍宝在我辈失传失承何止其一。

  复兴国医国药又一春,不妨上山下乡走一走。古村老巷里,农家窑洞里,或许秘方犹存,或有良医暗藏,或遇康复病家又悄悄上门赠送锦旗……

  行文刹尾时,想起一副楹联:

  三根手指探尽世间百病

  几味草药治愈黎民沉疴

  2023年春于韩家庄

  校对:霍艳娟 侯丽娟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诗歌】春

 

下一篇: 【散文】中华节气之美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