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上央视
董文达
6月3日20时,《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离开播还有半个多小时,翼城县大部分人早早吃完饭,端坐在电视机前急切地等待着节目大幕拉开。
此次山西篇,翼城县有“翼城花鼓” “翼城浑身板”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别作为开场项目、街区项目激情上演,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献上了一份厚重的大礼。
在一曲《桃花红,杏花白》的美妙歌声里,《〈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惊艳跳出。随之,绛州鼓乐和翼城花鼓交迭出阵。绛州大鼓的厚重和翼城花鼓的灵动相互交织,电视机前的大人、孩子都拍红了手掌。
参加表演翼城花鼓的孩子们,由全国非遗进校园的示范单位——翼城北关小学36位鼓手担纲,灵动的步伐,响亮的鼓点,多变的队形,看得人心花怒放。主持人和嘉宾不由地挎鼓上阵,当场学艺,沉浸式过了一把花鼓瘾。谁能知道,在王家大院录制节目时气温较低,阵阵凉风嗖嗖而过。据带队的北关小学副校长说,孩子们身着单薄演出服,不喊苦,不叫冷。他们纷纷表示,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值!
在另一街区,有着500年历史的传统舞蹈浑身板表演热闹非凡,激昂的板声,飞花着身,流光溢彩,动作舒展奔放,节奏明快响亮。在传承人芦亚萍的示范下,主持人和嘉宾持板上阵,打得很有模样。当他们听说敲板能健身时,打得更起劲了!
《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节目的播出,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翼城非遗的厚重和魅力及所呈现出的非遗创新精神。传承人芦亚萍激动地说:“对非遗的薪火相传,我们更有信心和希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