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高考
□ 李天武
女儿的性格一直大大咧咧,高三的紧张氛围再盛,也没有改变她波澜不惊的心态,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还经常和朋友玩玩剧本杀和密室逃脱。有时还反劝我们不要太紧张。妻子急得跳墙,天天催女儿“看会儿书、学习去”,我也看得开,也许这正是女儿的大将风度。直到公布考场的那一天,不管女儿怎么淡定,反正我是坐不住了。
女儿在一中就读,考场分到了二中,看了看地图,没错,一个西城,一个东城,三十里送考,可以来个临汾周边游。和妻子吐槽了半天,还是有点不甘心,如果在一中考试,家就在一中对面,天时地利人和,要多顺有多顺。可事与愿违,只有认命。好在有个环城路,虽然远点,但还挺畅通,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可妻子死活不依,害怕出现个万一,非要在东城亲戚家住,罢罢罢,随她。
7日考试,6日上午便向单位请了假,再怎么说,这也是女儿的关键时刻,还是要顾大局。一个男人家,诚然帮不上多大忙,毕竟生活起居不是强项,但态度上不能认怂,我可不想让那小妮子说我不重视她,如果落了后腿,可是一辈子说道。
女儿4次模考成绩不太稳定,能考成什么样,心里着实没底。看考场的路上,盯着前面的车牌,想图个好彩头,未料诸车皆不给力,尾号均在300以下,罕见的一个高分687,老天爷,那可是清华的好苗子,天上掉馅饼的事咱工薪阶层想都不敢想,索性不再去看,专心开车奔赴考场。半个小时后,女儿疾步出来,神色有点沮丧,高考不让带电子智能手表,就给她准备了一块指针式手表,可安检时却通不过,而且考场也没有配钟表。这可如何是好,没有表怎么掌握时间,妻子按捺不住了,用手机对着那些过关的指针手表一阵狂拍,搞得个别考生好不自在,女儿直翻白眼。临钢、新开路、广场,开车跑了好几个地方,又问了孩子班主任,反复对比买了个指针手表,明天能不能过,心里真是没底。
到了亲戚家里,已是华灯初上、灯火辉煌,八点钟的光景,亲戚全家眼巴巴地等着,女儿不到场谁也不便擅自开席。好客的亲戚,热情的寒暄,“长成大人了,也漂亮了,也长高了,简直就是美丽的小仙子”,身经百夸的我都觉得有点受用不起,女儿倒不客气,微笑着全盘接受,“你们两口子好福气,娃一定能考上好大学”,美好的祝福,和谐的喜庆,忽然妻子一声惊叫,“坏了,孩子的福袋没拿”,我也觉得有点遗憾,那是我们特地从网上千挑百选的,“考神附体,百考不摧”,虽说不能沸腾脑细胞,但也可图个吉利讨个心安,如此一来没有派上用场岂不明珠暗投。“没事,没关系,命里有福不用求,你们就是我最大的福将”。这可是高三一年里从女儿口里蹦出的最有人情味的一句话,听得在场的人心里暖暖的,妻子便不再作声,隐约还有一丝小感动。
晚饭过后,屋中的气氛就变得相当异常,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不敢高声语,恐惊高考人,恨不得走路踮脚尖、打喷嚏捂嘴,丁点儿声响都成天大罪过,看向女儿的眼神都或多或少带点巴结讨好的神态,即使偶尔说话,大多数也是耐心的叮嘱、温馨的祝福,“好好考啊、别紧张啊、明天吃饭要家常清淡啊、加油啊、你一定行啊”之类的,甚至连屋内的灯光都变得特别和蔼、相当温柔,就差开口说出一举夺魁、旗开得胜之类的话了。我无所谓,女儿倒头便着,妻子到一点多才睡着,做了两个梦,全与高考有关。不到6点,妻子便起床,忙着准备孩子的高考文具,并反复问我,手表万一安检过不去怎么办,会不会影响考试。转过头又叮嘱孩子:“如果手表过不去安检,你就问旁边的监考老师,不要因为时间误了事。”
9点考试,刚7点妻子便催着起身。害怕考场附近堵车,我们决定一人骑一辆电动车带孩子去考场,我们住的地方到考场骑电动车仅需15分钟,但架不住妻子再三催促,不到8点就到了考场。二中的考场,虽然偏僻,但此时绝对是网红热点,虽然构不上锣鼓喧天,但人声鼎沸绝不为过,考生和家长的比例一比二、一比三不止,直系血亲、亲朋好友、表亲娘舅、邻居街坊,但凡有个来往,能到场的尽量捧个人场,不能到场的也要发个微信、打个电话,以示关心和祝福。上心的家长们更是上头,信心不足决心大,实力不够彩头凑,穿旗袍的、捧鲜花的、递水拿东西的,千叮万嘱,眼中尽是满满的祝福和温柔,除了不能替孩子考试,他们做什么都愿意,为了孩子他们也是拼了。这不,考试前孩子拿着手机让我看,同学家长发了个985的红包,我不假思索地发个211,不是咱不舍得,985咱就没那个命。妻子笑骂我太惯着孩子,但只能笑笑作罢。
陆陆续续,孩子们进了考场,每个家长都紧紧盯着孩子的背影直至融入考生洪流看不到为止。一看表,还不到8点半,离开考还有半个小时,还是不愿散去,害怕孩子有个万一还能有个照应。孩子进了考场,场外的家长似乎稍微安下了心,共同的话题一扯开,心心相印、惺惺相惜,很容易成为要好的朋友,交谈的话题无非集中在“孩子、高考”两个话题上。有说今年这届高三不容易的,和疫情干了三年,初三请“疫”高三送“疫”,一下都没有耽搁。有说今年高考人性化的,你看那考场的旁边,公安交警、医护教师,全是眼巴巴地“唯考是上”,“爱心助考”的出租车齐齐整整一辆接一辆。有说高考商机无限的,看那围墙两侧,一个接着一个的红帐篷,那全是商机啊,都是和高考息息相关,都想借机沾个喜气、讨个彩头,驾校的、报志愿的、旅游的、电信的、售楼的、眼科手术、修整牙齿的,除了办高考复习班的“今日不宜出行”,其他能来的全都来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还有志愿服务机构,供水给扇子,扫码送杯子,热了送荫凉,累了给凳子,耐着性子解答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说二中考试的孩子运气不好,附近方圆都没有几个像样的酒店,有说现在孩子太累考试太卷,只要是个本科能走就走坚决不再复习的。有说现在孩子金贵,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咱那时候哪有这样的待遇,哪上过补习班。有说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太不容易了,不管考得好不好,都是亲娃,不必要求太高,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比啥都强的,考试完咱就给孩子买个手机带她出去旅游散心。有说一到考试鲜花商机无限、价格暴涨的,你看那平日身价卑微的几朵小花,一到高考,全都是乌鸦变凤凰,丫头变小姐,好点的98.5元,次点的21.1元,“一举夺魁、金榜题名、万事顺意、考神附体、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吉祥如意的祝福,加上“985、211”的噱头,家长们趋之若鹜,明知不一定或者甚至肯定考不上“985、211”,但此时的家长谁也不想服软,扒开钱袋慷慨付款从来不讲价。
这时的家长,也讲究不了那么多,有荫凉的找荫凉,没荫凉的晒太阳,站着的、蹲着的,运气好的抢个凳子坐着,运气背的也无所谓,展开传单席地而坐,特殊时期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此时此刻,无论是局长、处长,还是农民、教师、大款小生、白领、蓝领都是普通家长,都不再有职业区分和性格隔阂,一拍即合都有了共同的话题,三言两语全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亲兄弟,张口“哥姐”闭口“叔姨”,聚焦高考、围绕孩子无话不谈。谈起孩子的前程拍手击掌哈哈大笑,说起陪读的艰辛以手拭泪互相宽慰,心无芥蒂且其乐融融。他们哪是刚刚谋面素不相识的家长,分明是世交多年的姐妹妯娌、兄弟连襟抑或忘年隔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随着铃响,考生们陆陆续续出来了,每个家长都伸长了脖子,想从数以千计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小福将。瞧,第一个孩子出来了,家长们都眼巴巴地望着,是个眼镜男,长得眉清目秀,十分可人,想象中的他是不是应该飞跑出来,带着幸福的微笑或者感恩的泪水,扑进父母的怀抱,抑或是潇洒地来上几个精彩的后空翻,镁光灯闪、亲情涌动,鲜花簇拥、掌声雷动,岂不开了世面长了脸。不想那孩子再正常不过地走了出来,闲庭散步悠然自得,好像不是去参加高考,而是刚刚听了一场赏心悦目的音乐会一般。众目睽睽之下,纵使小男孩心态再好,终也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走出人群。“看那孩子文质彬彬这么沉稳,一定是一中的学霸”,议论纷纷之中的我反骨毕露,“不会这小子什么都不会,早早跑出来了吧”,旁边的几个家长逗得笑出了声,我赶紧闭嘴息声,如果让其家长听见了那还了得。
十多分钟后,我家福将走了出来,妻子像沙漠中见到水一般,飞也似地跑了过去,递上凉白开,接过考试袋,拍拍女儿的肩膀,虽然没有手捧鲜花,但那笑容比花还要灿烂,可还是掩饰不住紧张情绪,“手表过了安检了吧?”“过了。”两个字从女儿嘴中蹦了出来,妻子的笑容更加明媚,甚至听到她心里石头落地的声音。放心之后,想问问考得怎么样,仔细想了想,硬生生地把话憋了回去。
语文、数学、理综、英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天竟然过得相当快,两天的考场外等待不知不觉就在焦虑中安然度过,两天时间女儿简直享受到了国宝甚至更高级别的待遇,想必那些考生同样也是如此。随着8日下午的考生洪流,女儿十分淡定地走了出来,咱也赶个时髦,买个价值21.1元的鲜花递了上去,想求抱抱给个安慰和祝福,大庭广众之下也没怎么好意思。突然之间还是想问问考得怎么样,转念继而作罢。只要心有祝福,何必多此一举,她不说,咱不问,我们各自安好吧。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