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行走在秋天的原野

2023-10-07 09:07: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行走在秋天的原野

石书民

  秋天,我再次来到曾经驻村帮扶过的隰县阳头升乡宋家河村时,宋家河村委所辖的宋家河、上胡垣、下胡垣、枣庄河、圪兰垣、苏家庄、千通、普通、七里甲九个自然村的秋景顷刻让我陶醉了。

  乡村公路旁,大片果园里的玉露香梨即将成熟。夕阳西下,挂在枝头的一颗颗玉露香梨如少女出嫁前的脸庞泛着红晕,十分迷人。

  来到上胡垣村文化广场,听到两位老人在兴致勃勃地聊天,80多岁的李大爷说:“现在的人太享福了,吃不愁,穿不愁,看病还有医保,出门都开小车……”70多岁的王大爷说:“我们那时是啥光景,吃水在河沟里挑,一早上能挑两回水,怕肩膀上的衣服磨破,老婆子还做了一副衬肩,垫在肩膀上。衣服破了补了又补,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以前老了全靠儿女们管,如今老了有低保,五保户还能进养老院,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李大爷说。“可不是嘛!”王大爷连连点头。

  阳头升的秋天,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千通、普通村的苹果挂满枝头,卸袋后用不了几天,苹果就开始上色,果面有片红,有条纹红,红的色彩越好,苹果的甜度也就越大。因此,阳面枝头上的苹果要比阴面处的苹果好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果农在苹果树下铺上反光膜,让阳光反射到果树的阴面,确保阴面苹果也能如期上色。于是,苹果树地里一条一条整齐的反光膜就成了秋天特有的风景,银光闪闪,各种鸟儿不敢随意上树啄食苹果。

  苹果熟了,玉露香熟了,客商们将梨乡的优质梨果运往全国各地。阳头升恒温库里的玉露香梨连续几年走出国门,“中国梨乡”的大美梨让老外们竖起了大拇指。梨果产业振兴了乡村,谁家有果树,谁家早致富,在乡村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隰县大力推进梨果产业,全县栽植梨果面积达38万亩,其中,玉露香梨栽植面积为23万亩。阳头升乡以前是秋粮主产区,后来在乡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主攻玉露香,早日奔小康”目标,如今,宋家河村果树成片,硕果累累。

  阳头升乡面貌焕然一新,沿路可看到乡村振兴的标语,乡村油路、水泥路宽敞、整洁,文化广场上有不同的健身器材,各村文化站管理员带着人们在广场上跳健身广场舞,欢快的音乐节奏紧跟舞蹈的步伐。

  走进千通,宽敞的农家大院里有旋耕机、有三轮车、有摩托车,还有面包车。所有车辆均有车棚,秋雨绵绵,车辆安然无恙。

  宋家河村民靠梨果产业、畜牧产业致富,许多人还在县城买了楼房。如今村里也有网络,手机可上网,住在村里不用买菜,想吃啥摘啥,比城里还好哩。

  秋天的原野,硕果累累,金黄的谷子招来一群麻雀,红红的高粱染红天际,收秋的三轮车满载而归,梨园里正在直播卸梨的网红果农大哥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声伴随着果农的笑声,飘过梨园、飞过硕果金秋的原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