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臊子面
□ 王新爱
民以食为天。山西洪洞人一日三餐中最喜爱的是面食。如馒头、包子、饺子、饽饽、刀削面、揪片、拉条子、臊子面……尤其是臊子面,大家更是喜爱有加。老人生日、孩子生日、婴儿满月等喜事,招待亲朋好友都离不开臊子面,意寓“福寿延年”。提起臊子面,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洪洞某地有一农户娶了个媳妇,聪明伶俐,贤惠能干,精于烹饪。到婆家的第二天便为家人做了一顿可口的面餐。面条薄细,菜式各样,汤鲜味美。全家人无不称赞。她家的小叔子后来长大做了地方官,春节邀请好友特意来家里吃嫂子做的面条,过后朋友都为嫂子的面竖起了大拇指,戏称“嫂子面”。时间久了,邻友们便开始效仿其做法而流传至今。因为“嫂”与“臊”谐音,就称为“臊子面”了。
臊子面的做法最为讲究。首先,和面时加适量的碱,以使面粉受热分解时吸水,避免粘连,增强面条的柔韧性。和好的面团,不能太软,盖住饧一会儿待用。饧面期间准备做臊子要用的各式菜。五花肉、南瓜、土豆、老豆腐、豆角、西红柿,切小丁儿,海带切丝,香菜、菠菜、韭菜末不可少。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菜的式样。再熬上一锅开水备用。
臊子面,汤是臊子的灵魂。臊子的成功与否直接与调料、火候有关。油锅烧热,倒入切好的肉丁翻炒,炒出油花儿后,放入切好的葱姜蒜末炒出香味,倒入海带丝翻炒,然后倒入切好的各色菜丁继续翻炒片刻,放酱油等调料完全入味后倒入熬好的开水,小炖一会儿。切记盐要放的重一点。出锅时,还可以均匀地倒上搅拌好的鸡蛋糊;最后,撒上香菜、菠菜、韭菜末。这画龙点睛的绿菜好似期盼已久,即刻便融入了汤面上的浮油之中,冒着丝丝缕缕的香气。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臊子就做成了。人的味觉总会唤醒无数馋虫,使你口水四溢。这时,面团也饧好了,在案板上揉光滑了擀成薄片、切细。水烧开后要舀出半盆,为“过面水”。面条煮熟了捞出必须浸过面水,夹一筷子面,舀上臊子。面少臊子多,放点醋或辣椒油,香喷喷且去油腻。菜香与面香缠绕在一起那又是怎样的一种诱惑啊!面条细长筋道,汤菜鲜美,吃着清爽,过后仍唇齿留香。不由想起陆游的诗句:“一杯齑餺飥,老子腹膨脝。”
如今,大美洪洞——华人老家,三大旅游景点“洪洞大槐树”“苏三监狱”“广胜寺”让世人瞩目。这里绿树成荫,蓝天碧水,花香四溢。越来越多的古槐后裔们来寻根问祖,探微溯源。踏在先人生活过的土地上,品尝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名吃臊子面,思绪和美味一并延绵悠长起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