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有一对父母,同时感受两种来自父母的不同的爱。母爱似水,温柔;父爱如山,深沉。
记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总是抽出很多时间来陪我。清晨,爸爸会陪我打羽毛球,不论我的动作有多么不规范,不论我是否会因为总是打不到球而乱发脾气,爸爸总是耐着性子好脾气地陪我继续下去。傍晚,爸爸会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到处跑,骑到柳树下就停下来,折一段柳枝,编一个柳枝圈戴在我头上。我们父女俩走在夕阳下的回家道路上,多么温馨。夏天,爸爸会亲自制作绿豆棒冰,让我带给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当我们几个小不点儿围在一起舔着甜甜的绿豆冰时,别的孩子总是对我说:“你爸爸真好!”这时的我,不仅是嘴里,连心里都是甜的。
上小学之后,爸爸到别的城市攻读博士学位,因此爸爸一年中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不和我们在一起。在我的印象中,从那时起,所有学习方面的事都是妈妈过问,生活中的事也没有几件要爸爸操心。久而久之,我和爸爸好像不那么亲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脾气越来越大,对爸爸的耐心也越来越少。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跟爸爸产生争执。
其实严格来讲,不能称之为争执,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在发泄、不高兴,可爸爸从来没有跟我吵闹过。记得有一次,我在文具店精挑细选了两个笔记本,回到家放在桌子上过了一会儿却不见了。我急得找了半天最后竟然看到爸爸正在使用。我连问都没问就冲着爸爸大声叫嚷、埋怨,爸爸解释道,因为急需一个本,所以没有征求我的同意就拿走了,对于这点他感到抱歉。而我却没有因此而改变我的态度,依然不依不饶地埋怨他,最后愤然离去。
回到自己的卧室后,我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爸爸并没有做错什么,我不该这样对他。退一万步讲,就算爸爸错了,我也不应该这么质问他。我意识到我的所作所为太过分了,越想越觉得愧疚,于是想要去跟爸爸道歉。走到书房门口,我叫了声爸爸,爸爸微笑着转过身,亲切地问我:“有事吗?”我轻轻地说:“爸爸,对不起,我不应该对你发脾气。”爸爸依然笑着说:“没关系。”爸爸的包容让我心里更不是滋味,爸爸温柔的笑容让我愈发惭愧。同时也让我明白父亲的宽容和父爱的深沉。我原以为爸爸会因为我的失礼而斥责我,可我看到的却是一颗父亲对女儿包容的心。
爸爸对我的包容和我对爸爸的理解架起了我们之间无形的桥梁,使我们的心靠得更近。从那以后我就知道,我和爸爸并没有疏远,只是深沉的父爱需要女儿用心才能读懂。
●景靖喆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村庄的一天
下一篇: 从“学而优则商”到“商而优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