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颂

2009-08-29 12:0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
当《义勇军进行曲》
在万里长空久久回荡,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
从此挺起了胸膛!

当欢庆共和国60周年的锣鼓
在大江南北擂响,
当颂扬共和国60华诞的歌声,
在长城内外荡漾,
13亿中华儿女的思绪飞向那战火纷飞的疆场……

(二)
那一座座巍然屹立的丰碑,
镌刻着仁人志士的悲壮;
那一首首雄浑高亢的歌诗,
将无数英模颂扬。

透过时光之窗,
我们不能忘记那撕肝裂肺的景象;
翻开中华史册,
每一页都写满了“奋斗”、自强”!

那被刺刀和烈火灼红的双目,
怒射着不屈的抗争之光。
那被炮声和囚车撕碎的魂灵,
升华成战胜顽敌的精神力量!

忘不了那个叫西柏坡的村庄,
革命刚起步就在农村酝酿。
还有那秋收起义的正义火炬,
那井冈山上的短刀长枪,
那延安窑洞的峥嵘岁月……
聚合成革命斗争胜利的曙光。

(三)
中国革命在农村启航, 
“农村包围城市”
是毛泽东主席的重要战略思想。
战争年代,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战场;
建设时期,
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改革开放,在农村大地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那位世纪伟人邓小平在黄土地上,
苦思冥想,做大文章,
把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成功经验,
在中国农村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明亮,
一排排土窑洞变成了楼房,
一位位乡下佬被称为“老板”,
一条条光棍汉娶上了新娘。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加强,
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一般性疾病农民群众不用出乡。

(四)
回眸过往的岁月风云,
那段蒙尘的历史令国人永世难忘。
那强权海盗的血腥掠夺,
那弱肉强食的疯狂掳抢。
同胞骨肉分离,兄弟隔海相望。
远不过百步的罗湖桥, 
却有着一个世纪的漫长路障。

归来哟!归来哟!
一夜春风化雨,
一觉醒来天亮。
那位世纪老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让国人的夙愿化作冉冉升起的太阳。

56个民族把同一首颂歌咏唱,
13亿双手臂擎起同一个信仰,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飘扬着同一面旗帜,
13亿道目光交织着同一个理想。

(五)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令13亿骨肉同胞欲断肝肠。
汶川、北川、茂县、理县……
8.0级地震突降在灾区人民心上。
断裂了一条条大道一座座桥梁,
坍塌了一所所校园一幢幢楼房。
数万名群众不幸遇难,
数百万人民失去了家乡。

一面面党旗在抗震一线迎风招展,
一面面军旗在救灾前沿高高飘扬,
一枚枚警徽在废墟上闪烁,
一片片橄榄绿把爱心昭彰,
一个个红十字在伤员中穿梭,
一家家新闻媒体把信息播放。
一位位志愿者飞向救援前线,
一批批救援钱物温暖着灾民的心房。

“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中国必胜!”中国真棒!”
这惊天动地的呐喊,
凝聚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力量!

(六)
步入21世纪的门槛,
中国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
实现了几代人的期盼、梦想。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神舟”五号、七号飞船着陆安然无恙。
铁路通向西藏,
展示世界屋脊的历史性辉煌。
28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100枚奖牌在国旗国徽下闪闪发光。
13亿人口的大国,
基本上解决了温饱实现小康。
中国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
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威望。

(七)
60年沧桑巨变,
60年鲜花怒放,
60年春光明媚,
60年战果辉煌!
回眸历史,
我们心潮澎湃;
展望未来,
中华大有希望!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把我们伟大的祖国,
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作者:王民安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