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打电话到山里的一个同学那里,同学从山上挖出两棵香椿树,专门送到我家里,一家人满心欢喜,一起动手,栽上了它,我们只盼着香椿树早日发芽。可有一天,乡下的四爷来到家里,看到香椿树,就和我的父母说:“这香椿树是不错,可你们栽的不是地方。你们看看,这两棵香椿树正对着窗口,这按咱乡下的风俗可不行,这木棒戳在嗓子眼,这人能痛快吗?”母亲说:“哪栽在哪里好呢?”四爷眯起眼,对院子四周瞅了瞅,说:“栽在哪都不行,只有西南角能种葡萄,你们还是在那种葡萄树吧!”母亲说:“既然四爷都说了,那就听四爷的,咱也图个吉利!”
随后,这种葡萄的任务又责无旁贷地交给了我,我到林业门市部一看,正好有葡萄苗,当即买了一棵。听门市部工作人员说,这葡萄是新品种,第二年试果,第三年就能丰收。我回到家里就把它栽到了西南角,这葡萄树长的好快,第二年就长到了一房高,春天里,我到葡萄树下查看,这哪有试果的迹象呀!我找到门市部,人家根本不承认是他们的树,也怪我当初没要发票,这哑巴亏只能自已吃了。
第三年春天,没想到父母竟又把四爷请了来,四爷说:“这好办!要是谁家娶新媳妇路过咱的家门口,你往葡萄树上盖块红布,等迎亲队伍过后,你们再掀开。”我问四爷:“这是什么道理?”四爷神秘地说:“没道理,就是有道理,也不能说?”我在心里直嘀咕:“这能顶用吗?”
不久,真有娶媳妇的从门前过,母亲慌忙拿出一块红布,让我把树盖上,等他们过后,母亲才让我掀开。过后二十多天,我无意中发现葡萄树结了果,但我还是不相信这是四爷的功劳,说不定这是瞎碰的。可我母亲仍然相信这是四爷的能耐,相信就相信吧,我也没必要和我的父母做出解释,毕竟葡萄有果了,这才是全家人的最大欢喜。
随着季节的转换,葡萄从小米粒长到黄豆大,又从黄豆大长到玻璃球,结的密密麻麻,把葡萄架都压弯了。到了秋天,全家人坐在一起,享受葡萄带来的喜悦,这紫红的葡萄甜中略酸,口感很好。送给左邻右舍,大家都夸:“这葡萄树真是个勤劳的新娘呀!”
谁知第四年,这葡萄新娘就懒了,结了没几串。母亲心疼地说:“是不是去年结的太多,今年累垮了呀!”我听后心里一阵好笑,母亲真把葡萄当人了!
到了第五年春天,我自作主张,没请四爷,我把单位的同事请到家里,因为他家也种有葡萄树。同事站在葡萄树下对我说:“葡萄不懒,是你人懒。这葡萄树也得靠人打理。”说着他拿出剪刀,把葡萄树多余枝杈剪掉,并对我说:“这剪枝最好在冬天,这样才能保证葡萄的养份不流失,还有,这葡萄喜欢水,更喜欢农家肥,一年总得给几次,只有经常打理,她才能给你回报!”
从此,我有业余时间就站在葡萄树下,为葡萄新娘梳理打扮。这梳理打扮的过程,就是付出的过程,更是交流的过程。虽没有语言沟通,但我与葡萄新娘心是相通的,真切的,她硕果累累的回报就是最好的证明!(郭领军)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