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儿时的新年。
70后的我,小的时候家里的情况不是很好,但记忆中妈妈总能把年过得很圆满。像收拾一新的家、新衣服、鞭炮、好吃的、年馍、炸麻头、饺子之类的新年元素样样都不会少。姊妹5个中我是家里的老幺,一到放寒假,我就如脱僵的野马,在属于我的世界里尽情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的幸福与快乐。只有两件事非我莫属:放鞭炮、嘣棒子豆。
放了寒假我就拉上小玩伴一块儿缠着妈妈要买小鞭炮,妈妈给上几分钱,我们就高兴得像拥有了整个世界,喜得一蹦三尺高,飞也似的到代销店买炮去了。听大人们说,腊月廿三是过小年,妈妈也说一过小年灶王爷上了天,就可以扫家了。到了廿四大姐二姐三姐就忙着开始把家里的东西往院子搬,而我就在里面找失踪了的小人书。说起小人书就不得不说说我亲爱的爸爸了,在我的童年里,爸爸对我的爱我真的不知怎么来形容,不管家里的日子过得多么紧张,爸爸每次从城里回来都会给我带来惊喜,就是我最爱看的小人书。星期天邻居家的小朋友就会跑到我家,他们都知道爸爸一回来,又有新的小人书看了,当时我特自豪,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美好的“精神大餐”了。因为有了小人书的陪伴,我的童年过得充实而快乐。等姐姐们打扫完家,东西都摆放整齐了,接下来就和妈妈蒸年馍、炸麻头了。因为老祖先留下的说法,过年的馍要吃到正月二十,所以准备得特别多,要蒸一天、炸一天,这中间妈妈会告诉我去看看嘣棒子豆的师傅来了没有,我就会高兴地提上棒子满村子地找,不管跑多远,我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背着一袋子棒子豆一边吃着,一边兴高采烈地叫喊着,妈,棒子豆回来了啦!到了三十晚上妈妈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说是过年了家里要亮亮堂堂、红红火火的,让老祖先看看我们家的日子比去年又好了许多,这样他们就放心了。等吃过饺子,我就开始把妈妈一针一线给我缝的新棉袄、新棉裤搭在被子上等待天亮,因为那个年代在农村还没有电视之类的生活用品,所以觉得年夜好长好长,一晚上醒来好几次,而妈妈总有干不完 的活,我醒一次妈妈就说好好睡吧,天亮了叫你。迷迷糊糊中听见或远或近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噌地就蹦起来了,一边穿新衣服一边叫着哥哥快点起来,咱们放炮去,快点快点!新年到喽!新年的脚步真的越来越近了,耳畔仿佛还有儿时新年的鞭炮声在萦绕,还能味到棒子豆的香味,能看到姐姐们收拾家的样子,哥哥放炮时拦着我的双臂……那个年代的记忆,那个年代的快乐和幸福依旧满满当当地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而今儿子牵着我的手嚷着,妈妈快点,咱们去放绿色环保的礼花啦!(郑芹平)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