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好春光

2011-03-19 10:1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三月,如诗如画,如歌如梦。
三月,是诗仙李白的一次欢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柳色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年轻快意的心情洋溢在字里行间,那时候,李才子眼里的世界正如黄金般美好。
三月,是诗圣杜甫的一场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那时候,亲自耕作、种菜养花的杜先生,有着如农民们“久旱逢甘霖”的欣喜之情。
三月,是诗魔白居易的一曲莺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那时候,白刺史沉醉于西湖的春光,满腔豪情、意气风发。
三月,是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幅好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在竹外,相互映衬,春江水暖,鸭子先知。惠崇和尚画的《春江晓景》固然是美,而苏大人的这首题诗更是“锦上添花”,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堪称“诗画双绝”啊。
三月,我们静静聆听孔夫子与弟子曾求的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领着一帮人去沂水洗澡,然后到舞雩台沐浴春风,最后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家。原来,大圣人的理想也不是什么安邦救国,而是让自己的内心完满充盈。
三月,我们也会悄悄想起那诱人的“榆钱饭”,想起清代诗人郭诚的“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我们如同孩童般愉快地将它采摘下来。脆甜绵软,清香爽口的榆钱儿是大自然温柔的馈赠,是春天里鲜嫩的味道,是人们心底吉祥富足的期盼。
烟花三月,数不清的诗情画意,数不清的美好记忆……(危笑天)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悠远的柳笛儿

下一篇: 风从春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