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前行

2011-06-16 08:4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那一刻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
通过网络媒体,我们在第一时间得知,四川省多个地区发生毁灭性地震,房屋倒塌、信号切断、交通受阻、亲离子散、生离死别……哭喊声伴随着地震久久无法平息,声声直击每位国人的心。
地震的无情让受灾的人们失去了家园,而有情的国人们纷纷伸出援手,鼓舞受灾的人们重拾生活希望、重建家园。虽然灾难让很多受灾的人们失去了亲人,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于是在那废墟上受灾的人们开始重建家园,中国迅速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行动。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灾区群众的艰苦奋斗,曾经遭受重大创伤的地震灾区呈现出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央确定的汶川大地震灾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经实现,中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北川,一座新羌城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碉楼、淡雅素洁的新居、白石兀立的屋顶、高高飘扬的彩旗、络绎不绝的游人……那是美丽的诉说、活力的展现、希望的昭示。走过3年,北川倒下的老城永远定格,“悲哀”的词汇写进历史,新家园、新生活、新产业如愿而至。
青川,曾经天崩地裂的大山沟,如今满目青翠。茶叶、核桃、油橄榄、山珍食用菌……“山地资源”正让老百姓的腰包快速鼓起来。
水磨,汶川一个不起眼的乡镇,如今“人居共山水一色,经济与文化齐飞”,近日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并成为全国4A级景区。
新生工程一处处汇聚起来,便是波澜壮阔,足以载入中华民族复兴史册。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从物质基础到精神文化,经过三年重建的汶川地震灾区,站到了腾飞的新起点上。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爷爷与党同龄

下一篇: 九十华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