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在桃花盛开的日子里,经友人介绍,我在北京拜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景上将。
轿车徐徐地停在了将军府门前,我从车上下来,举目一望,是一个新式的四合院,门楼虽不高大,但很雅致、美观。门前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嘈杂声,只有一名门卫机警地肃立在门旁。我和随来的亲友走上前去,向他说明了拜见老将军的来意,他立即用手机向老将军作了请示。经同意后,他很恭敬地打了个手势,请我们进去。我刚迈进门槛,又有一位年轻人很有礼貌地迎了上来,问了声您好,引我们到了会客厅。会客厅不太大,只有10多个平方米,陈设简单,朴实无华。我向四周扫了一眼,只见墙壁上挂满了军用飞机模型照片,可见老将军是很关心空军建设的。我们还没有坐下,老将军就偕同夫人走了进来,微笑着和我们亲切地握了手,示意让我和他一左一右分坐在茶几两边的椅子上(客厅里没有沙发),他的夫人陪我们坐在了对面靠墙壁的椅子上。大家坐定后,老将军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战友那样,亲切地问我:“你是哪里人?是哪一年参军的?在什么部队?任过什么职务?参加过什么战役,又是哪年转业到地方的,任什么职务,做什么工作?现在多大年纪啦,身体还好吗?”我都一一地做了回答。我说:“我是东北吉林人,贫农出身,1948年的春天,家乡解放了,分了房子和地,我就和村里的青年们积极报名参了军,一直在四野第二炮兵纵队工兵团二营五连当战士,后任过副班长、班长职务。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上看我好学上进,就把我从连队抽调到军委干校,学理论、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四门课毕业后,就把我分配到了公安警卫师后勤部,任军需助理员。1977年转业到山西临汾市委宣传部,任理论科科长,专门做理论宣传、教育、研究工作。后任正部级调研员和高级讲师,直至离休。在革命生涯中曾多次立功受奖。今年我83岁了,身体尚好。”最后,我又补充说:“我们村和我一块参军的共7人,现只剩下我一人了。他们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我是幸存者。”我说到这里老将军激动地接过去说:“你是老革命了,你是幸存者,我也是幸存者,不过,我还是幸运者,比你早一年参军,待遇比你高。”接着老将军又关切地问了我一些家庭生活情况,我都如实地做了汇报。他高兴地说:“好啊,你一生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革命宣传马列,党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可是,现在有些人经不起和平的考验,走上了腐败的道路,脱离了人民群众。这些人怎么能对得起为国捐躯的先烈和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将士们……”老将军年逾八旬,说话仍是那样慷慨激昂,坦诚布公,不失将军的风度,使我对他产生了一种敬慕之心,觉得他道德高尚,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在谈话中,他还激情满怀地谈了些战争年月里的军情。最后,他站起来对我说:“走,到外间我练书法的地方,给你写几句话,你带回去留念吧!”老将军在前,我在后,走进了一个光线充沛明亮的房间,只见写字台上摆放着常用的文房四宝,老将军走到台前,铺下宣纸,抄起笔来,在墨台上蘸了几下,便挥笔给我写下了如下的四句话:
功名利禄无所求,
戎马生涯数十秋。
苍苍两鬓为社稷,
坦坦荡荡堪回首。
老将军善书法,笔锋犀利,刚劲潇洒。书写后,工工整整地盖上了他那方正的艺术印章,递交给我。当我把条幅从老将军的手里接过来时,顿觉有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全身,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不是一般的供人欣赏的条幅啊,而是老将军对我一生的评价啊,我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感激万分?我这一生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捧上老将军赠送给我的条幅,坐到车里,走在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思绪翩翩。老将军是在1947年参军的,我是在1948年参军的,相差只有一年,而年龄相差也只是一岁,可论功绩,我却无法与他相比,远不及也,愧哉!愧哉!现在,我年老了,心有余力不足,但我要像老将军那样,活得坦诚,活得健康,活得潇洒,活得更有意义!(张同廷)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