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今天是清明节,您知道吗?您在九泉之下过得好吗?奶奶,我想您了,您还记得,在您生前的往年清明节早上,您都早早起来,为早逝的爷爷、曾祖父、曾祖母准备寒食祭祖。清凉的早上,我跟上父亲、二爸和小爸,还有您的另外四个孙子,带上贡品,扛着铁锹,踏过麦地里的露珠,鞋都打湿了,原来那是踏青。摆好贡品,儿孙们跪在坟地,“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响,铲去坟头上的野蒿,加些新土,插些柳枝,年少无知的我那时才刚刚懂得,那是叫上坟,最后,几杯白酒撒进黄土,末了,也不忘您的再三嘱咐,用您特意蒸的一个刺馒头在坟头上滚一圈,孩提的我,全然不知那意味着什么,每次上坟,您的五个孙子都为挣滚刺馒头的抢先权为荣而互不相让。
奶奶,童年的梦里,总是听您给我讲您的老故事,我知道,您的一生从来没有享过一天的福。自从您嫁给爷爷后,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当日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战火烧到家门口,因为爷爷会蒸馒头,您随爷爷蒸馍、卖馍。您很奇怪,有几天特别忙,每天蒸的馍全部卖完,换回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日元。当把日军赶出国土的时候,第二天,人民币取代了日元,一夜之间,日元变得一文不值,您含着热泪点着大把的日元为八个孩子烧火做饭。
那个年代,家中缺劳力,您陆续生了八个子女,四男四女,我父亲排行老三。在父亲14岁的时候,狠心的爷爷就甩下了您和八个孩子独自西去了。然而奶奶,您脆弱的身子骨又是多么的坚强呀!您那瘦小的肩膀又挑起即将坍塌的山梁,“文革”期间,真正的到了穷得都揭不开锅的时候,您领着大姑二姑上地里去捡麦穗、拾谷子……大爸35岁的时候,在一次上山拉炭回来,饥寒交迫,再加上患病在身,于是不幸吐血身亡,临走时,又给你留下了两个孩子。从此,您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走了一个重劳力,又多了两个待哺儿。雪上加霜的日子,您一个人挺着,在那间破旧的瓦房里,您给大爸、二爸、我父亲,还有我小爸,一个个都娶了媳妇成了家;还是在那间破旧的瓦房里,您把大姑、二姑、三姑和小姑一个个都嫁了出去。操劳一生的奶奶呀!您是最伟大的!2007年,83岁高龄的您,劳累了一生本应该歇歇了,然而,6月22日这天,天空下了点雷阵雨,您发现院里的黄瓜蔓子被雨水打掉了,于是拄着拐杖蹒跚着步子去扶黄瓜蔓子,您一脚没踩稳跌了一跤。然而这一跤跌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奶奶,您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您可知道,再过两天,就是咱村每年一度的庙会(此庙会也称西瓜会)呀!您为什么不多等两天,看完最后一次庙会上的戏呀!奶奶,我的童年是在您的怀里度过的,自打记事起,每到吃饭的时候,我就捧个大碗站在您的门口,总感觉您做的饭菜很香很香,就算孙子再多,您也能挤出我的一份来。如今,再也吃不上您做的饭菜,将是我终身的遗憾!奶奶,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无知的我在您一次午休的时候,顺手拿走了窗台上您常用的鞋拔。奶奶呀!您在九泉之下就原谅我吧!您就当做这是您送给孙子的遗物吧!这只鞋拔我一直珍藏着,每当看见鞋拔,就想起您的音容笑貌……转眼,又到清明上坟时,儿孙们为您送去了大量的钱币、小车、手机和电脑,希望您能在天国慢慢享用!只可惜,在外漂泊的我未能回家看您,心中留下太多的遗憾!唯一能做的,只是写下此文来怀念您、祭奠您!您安息吧!奶奶,您那慈祥的笑容永远留在我的心田……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