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清华”的中国制造梦
在翼城县南唐乡南塘村,有一处不起眼的大院子,这里有一位老清华大学生多年扎根在这里,专门研制生产阀门驱动装置,创建了翼城县福泰阀业有限公司,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他叫侯成龙,今年69岁,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东王村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制造专业,25岁清华大学毕业时,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一家军工厂的技术员,靠着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他刻苦钻研、埋头苦干,钻研技术,设计研发的以阀门减速器、蜗轮蜗杆及其它齿轮加工产品等远销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军工企业“军转民”,兵工厂改制,侯成龙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下海”,在1994年在老家翼城县成立了翼城县福泰阀业有限公司,生产研制系列阀门驱动装置。以多年从事军工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经验,生产的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价格优,年产值达500万元,创回20万美元,产品出口韩国、日本。
近两年,随着市场的竞争激烈,效率低、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市场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侯成龙开始了企业转型发展,探索出以占领技术高地的新路子。传统的阀门壳体都是由钢铁制造的,其成本高、价格贵、易生锈,他就主持研发了以塑料壳体阀门来代替传统阀门,其效率高、成本低、节约资源。目前,他的公司已设计生产出国内首创的塑料壳体的阀门减速器装置,正在与合作厂家进行实验。
他就是侯成龙,他的愿景是“希望的路就在脚下,成功的机遇就在身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制造梦想,也相信,他将矢志不渝的践行“中国制造”,再一次把“中国制造”走向国际世界市场。
记者 闫锐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