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给传统火车、长途汽车及临汾人生活带来啥变化?

2014-07-28 14:15: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策划语:时至今日,高铁开通已有半月有余,尝鲜体验也罢,实际需求也好,搭乘高铁已经成了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高铁车票俨然成了抢手货,那些没有出行需求的市民也要抽空去临汾西站看一看,一时间,临汾西站人满为患。

毫无疑问,高铁的开通给临汾传统运输带来了冲击,往日风光无限的长途大巴如今的发车趟次、上座率有哪些新的变化?而一直在市民出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普通列车是否做出调整,客流是否出现新的变化?近日记者奔赴临汾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一探究竟。

策划人 卢凯

高铁出行相对省钱又省时

逯继伟是我市一家物流企业驻陕西西安的经理代表,每个月总会有几天在西安处理相关业务,随着大西高铁的开通,他从之前驾车前往改为搭乘高铁。

“我在西安读大学,那时候上学只能乘火车。”逯继伟笑着告诉记者,不到400公里的路程,普通列车要坐将近7个小时,快速列车也要6个小时左右,那时候舍不得买卧铺票,往往到站就累得腰酸背疼,在宿舍休息一天才能好转。

参加工作后,也曾坐大巴车走高速到西安,速度要比乘坐火车快很多。再后来就自己开车去西安,确实节省了不少时间。但自己开车总归觉得不太安全,每每碰到刮风下雨,一路上总是担惊受怕,碰上状态不好,还得在中途服务区停车休息。”

“从临汾到西安乘坐高铁的票价是107元,这些钱都不够我开车从临汾到西安的高速通行费,更别说300元的油钱了。”逯继伟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他每月到西安两次的频率,选择搭乘高铁,一个月能省下1500多元。相比省下的开支,他更看中的是搭乘高铁给他节省的时间,以前开车也得3个多小时,高铁竟然只要不到两个小时。”

虽然高铁的快速、安全让很多人欢呼雀跃,但市民出行时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出行方式,长期在太原务工的李国刚就不为所动。“高铁刚刚开通的时候,我买了一张票从太原回来,感受了一下高铁的快速和平稳。”在临汾火车站候车的李国刚说,背井离乡在外打拼,每个月挣的钱都要精打细算,高铁票价比绿皮车要贵近50元,一个来回就是100元,平时又不赶时间,所以没有必要搭乘高铁。“如果碰上急事,乘坐高铁绝对是不错的选择。”在他看来,高铁不仅比大巴快,票价也比大巴便宜,如果赶时间,乘坐高铁是他的首选。

记者 卢凯

临汾西站日均发送旅客约5000人

“今天去太原的票都不好买,晚上9点以前的都没了,只剩下D5332这趟车有票……票价比普通车的卧铺还便宜。”7月20日,买完票的李先生说。随后记者在临汾西站售票厅了解到,最近我市北上的动车票较为紧张,三日内省内的部分车次还有余票,至10日内北京方向除了D2002有余票外,D2004和D2006票均已售完;南下西安方向的票相对北上的票来说,较为宽裕。

随后记者在12306网站查询发现,以7月26日为例,临汾西至太原南16个车次的动车车票剩余情况为:D2514有一等座8张,二等座38张;D2516一等座17张,二等座47张;D5332余票较多,另外D2002二等座还剩余21张,一等座无;D2504二等座仅剩2张,一等座无;D2506二等座仅剩1张,一等座无;D5320仅剩无座票外,其他9个车次车票全部售完。网站显示26日11时24分,我市至北京方向的3个车次仅D2002有票,其余均无票可售。26日11时30分网站显示,西安方向的6个车次中,除D2501售完以外,其余5个车次均剩余2至10张票不等。

临汾西站站长刘素红说,最近客流以旅游和探亲为主,主要以太原、北京方向为主。以开站后10日为例,7月1日西站发送旅客2705人次;2日4393人次;3日4694人次;4日5177人次;5日6039人次;6日5277人次;7日5819人次;8日5650人次;9日5068人次;10日5100人次。

合计前10日共发送49922人次,平均日发送4992人次。

铁路部门提示,车票实名制100%查验后,车站将严格实行凭票候车制度,无票人员不得进站。旅客进站乘车时,须持与车票票面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方可进站,并经车站验证人员核对,确认车票、有效身份证件和旅客三者一致后才能进站上车。

另外,对于无法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以及票、证、人不一致的旅客,将不得进站乘车;而对于无法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的旅客,可到车站铁路公安制证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成年人持儿童票的,视为票、证、人不一致,不能进站上车。

目前,我市的学生客流高峰基本结束,但是探亲流、旅游流还在持续升温。广大出行的旅客除带齐有效身份证件,还应预留足够的安检验证以及换乘时间,以免耽误旅行。

记者 郝海军

临汾长途汽车最“受伤”

7月1日,有着风一样速度的动车呼啸而来,驶进了临汾人的生活。这对长途汽车站而言,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在速度和票价上陷入劣势后,太原、西安、运城、北京线受损严重,上座率多次刷新历史新低。

高铁来了,市民们欢呼雀跃,长途汽车站却显得有些落寞。“高铁开通了半个多月,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太原、西安、运城和北京本来是最热的线,现在都有些惨淡。”近日,兵站路汽车站站长商小彪透露,“太原和西安线最明显,以前西安一天发七趟,现在只发三趟,上座率不足30%。”“临汾—太原的汽车票价是94元,动车票价是72元;临汾到西安的汽车票价是140元,动车票价是107元;临汾到运城的汽车票价是47元,动车票价是38元。”商小彪根据近期的报表指出,长途汽车与动车相比,在票价和车速上都难以占到优势,他们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客源的变化。

面对动车这匹“急速狼”,长途汽车站的日子有些“难熬”。从近期的《我省境内主要公路客运线路客流变化情况表》可以看出,从7月1日开始,临汾至西安线、临汾至太原线的环比呈负增长,上座率持续低迷。

7月15日记录的客流变化情况中,2013年的这一天乘坐汽车去西安的是136人,而今年的这一天只有16人,同期比率下降了88%,去往太原和运城的乘客分别下降了44%和28%。

7月16日,发往太原的车共有8趟,共有98人乘坐,相比2013年下降49%;发往西安的只有3趟,乘坐人数为47人,相较之下,减少了65%。

“上座率大幅减少,给公司带来很大压力,现在已经在发车次数上做了调整。”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按照眼前的状况来分析,这种现象也许很难缓解,这种窘境也许会一直持续至十一黄金周。

记者准备离开兵站路汽车站时,门口不知从何处冒出几名车主,争相递着名片,表示去太原可以有优惠。谈及近期的上座率,车主们眉头紧皱:车上共有46个座位,每天只有三五个人坐,连油费和过路费都挣不回来。下个月不准备跑了,或许会试试其他路线。”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张艳

临汾火车站冲击不大

大西高铁的开通,把临汾人民带进了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快”成了它最大的优势,但价格略高也是其“致命伤”。高铁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火车站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7月21日,记者到达火车站时,只见候车大厅外坐满了人,售票大厅也是人头攒动,丝毫没有“降温”之意。火车站的值班站长介绍,高铁的开通的确分散了前往太原、西安方向的部分客流,但总体上并无明显变化。“现在正值旅游高峰期,多数家长会带着孩子出门旅游,放假回家的大学生也占了客流总量的一部分,他们大多会选择经济优惠的普通列车。”

7月22日,打开12306官网,只见当天从临汾到太原的动车票绰绰有余,而多趟普通列车的硬座票却已售完。“去太原最便宜的火车票36.5元,而高铁票价却是72元,相当于乘坐普通火车一来回的钱。我又不赶时间,何必花那么多钱,出门在外,能省一点是一点。”村民李先生表示,虽然也想乘坐高铁体验一番,但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乘坐普通列车还是出行首选。

据了解,由于大西高铁站距离市中心相对较远,多数市民选择在火车站售票处购买高铁票。根据火车站票房统计,自高铁开通以来,火车站每天出售高铁票从700至1000张不等。“票房主要负责统计每日的总售票量,由于火车站同时发售普通列车和高铁车票,高铁的开通甚至加大了火车站售票处的压力,总体的售票情况还是‘不降反增’。火车站也抽调了一部分工作人员去协助高铁站的工作。”火车站票房工作人员贾琪说。

此外,自7月以来,为了吸引乘客乘坐高铁,火车站减少了一对北上太原的列车,以及一对去西安的列车。铁路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高铁的开通对火车站乘车人次有一定影响,但我们在安保方面,仍然标准不降,规格不变。”

记者 弓佩玉 实习生 辛双娟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