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浮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盖丹收藏了一份75年前的运粮《命令》,这张《命令》记载了解放战争前夕从浮山运粮至绛县南樊镇粮站的相关情况。
《命令》刻印于一张颜色已经发黄的纸张上,正中有“浮山县政府”5个大字,下面还有“命令”“财粮字第55号”,时间为“一九四六、四、五”(1946年4月5日),下面还写着“全体动员义运公粮由”。《命令》最后还有“此令”“县长 李绍文”等文字,上边盖有两个红色的印章。通过了解可知,这份《命令》发后给范村的,文中“范村”为蓝色钢笔所书写。
正文中写着“范村村长:为了即时保证前方部队供给,奉令在本月十一日至十五日要完成大批运粮任务,因之应将该村所有人力畜力车辆全部组织,由村干部武会式、邸高位负责带领进行义运。”当时运粮还有相应报酬,报酬为“7元/头”,所运物品中除了粮食,还有“仓库柴”,并规定由“小牛”运输。当时由浮山运往“绛县南樊镇粮站”。《命令》提到,“接收命令后,必须丝毫不打折扣按期争取一批运完,以免影响生产供给和群运工作。”另外还要求,“完成任务情形及发现个别运粮英雄,及时报县,以资奖励”,并提出“如该村不能按期完成影响了军供应由村长负完全责任。”
“这份《命令》至今已经快整整75年了,是记录解放战争前夕军粮运输的相关情形。”盖丹介绍,“这份资料是介绍浮山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浮山红色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记者 文/图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