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几年前的浮山县张庄镇陈家圪塔村还是出了名的贫困村,但如今周边村的村民提起陈家圪塔村都会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是什么让陈家圪塔村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呢?熟悉的人都说,陈家圪塔村依靠发展养殖走上了富裕路。
“我们村原来以种植业为主,只种小麦、玉米等经济价值较低的传统农作物,由于收入少,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都不高。”陈家圪塔村村委主任杨治家说,在2017年担任村委主任后,他感觉肩上责任重大,决定带领村民走上富裕路。他首先从搞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入手,然后再带动村民发展产业。
杨治家说,只有让家家户户都能过得好了,村子才能好。“村里以前有养殖的传统,近几年我们就想着发展规模化养殖,首先把目标瞄向生猪养殖。” 确定生猪养殖后,村里给村民开会动员,但许多村民都持观望态度。经过了解,原来养殖需要投入的资金多,对普通农民来说,资金是个大难题,同时到底能不能成功,每个人心里都没有底,因此村民积极性不高。关键时刻,杨治家站出来说:“村民有担心很正常,我带头。怕风险,我们党员先尝试!”2020年,杨治家首先盖起了猪舍,浮山农商行及时为他授信10万元贷款,80余头猪崽顺利入住。
杨治家说,虽然经验少,但他不断向老养殖户请教,自己用心钻研,猪肥业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村民陈雷山就是最早一批开始搞养殖的人,他既是村党支部委员,也是陈家圪塔村的防疫员。“我干了快10年的防疫员了,每年都会外出参加畜牧培训,但都是帮别人解决养殖、种植方面的问题,现在村里号召大家发展养殖,我是党员,又懂养殖,所以更得带头。”陈雷山说,他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浮山农商行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后,他开启了规模化养殖事业,并利用自己专业的技术,为村民提供指导。
在村干部、党员的带头下,全村相继有12户开始养猪,建猪舍、搞疫苗……养猪产业就像星火一样在陈家圪塔村点燃。“我曾经也是贫困户,家里以前养过几头猪。在知道我想养猪后,咱浮山农商行及时给我办理了小额扶贫贷款,开始了规模化养殖。现在不仅技术水平高了,而且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存栏有150多头,近期市场逐渐平稳,相信会越来越好。”村民段宏开心地说。
“老话说,养一头猪能净挣100元算是好把式。现在我们有科学的养殖技术,效益肯定要比以前好得多。村民很注重防疫,从外地购回猪崽,都要先进行14天左右的隔离才放心。村里有1420亩的玉米,为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供应,现在我们全村养猪存栏量已经达到上千头,我们要向着养殖专业村的目标前进。”杨治家介绍。
陈家圪塔村养殖产业能够红红火火发展起来,浮山农商行的助农贷款和信贷人员处处为民的服务精神功不可没。目前,浮山农商行米家垣支行为该村4户养殖户发放了贷款,解决了发展养殖遇到的资金难题。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