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法院“服务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有活力

2015-03-31 08:46: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这是新形势下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工作方针。临汾市提出了“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服务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以来,襄汾县人民法院始终把服务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发展、优化投资环境放在首位,以突出理念引领为切入点,以强化执法办案为立足点,以助推管理创新为突破点,以确保和谐稳定为关键点,大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法治环境和维稳定、保稳定、促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突出理念引领 完善工作机制

    该院制定了《关于服务和保障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了由院长阎晓敏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专门召开了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服务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专题研究会,经常性地深入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进行调研,推出了“思想大发动、岗位大练兵、机制大构建、矛盾大化解、审执大提效、服务大提升”六大举措,建立了涉及经济带案件协调督办、风险评估预警、排查化解和应急处置等机制,形成了服务保障经济带的整体合力,为优化经济带投资环境,助推经济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执法办案 服务经济带发展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该院准确把握经济带社会治安动态,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时开展涉枪涉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审判,始终保持对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该院坚持以民生为先、以维权为本,审慎审理买卖合同、土地承包等纠纷案件,平衡利益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权益和城乡建设的顺利进行;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执行、专项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案件,切实解民生之急,排企业之忧。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该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社会功能,加大行政协调力度,做好法律释明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力求行政诉讼案件妥善解决。对经济带重点工程,该院增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与县国土局联合召开座谈会,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保障了经济带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在执行案件中,该院深化“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和“反规避执行”等活动,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切实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坚持能动司法 助推管理创新

    认真践行群众路线。该院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服务百里汾河经济带的意见建议1200余条,全部进行认真梳理汇总整改。

    转变服务方式方法。扎实开展“下乡住村包村增收”“一村一警”“两帮扶一服务”等活动,出实招、重实效,帮助解决南街村渠道清淤、建设党建阵地及群众困难300余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60余起。积极组织法官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受教育群众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坚持巡回办案,“零距离”服务群众,开展巡回审判8次。

    强化涉诉信访工作。主动与党委、人大、上级法院和相关部门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信访动态。持续破解信访难题,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清理”“百日双百案”等专项活动,院领导亲自包案、亲自下访,派专人做好驻京接访、劝返工作,化解省委巡视组交办信访案件14件,终结信访积案6件,十八届四中全会和APEC会议期间没有一起进京访、越级访和非正常访。

    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设立司法救助专项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明年将予以实施。帮扶弱势群体,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对符合条件的8案当事人发放救助金43万余元,为生活困难的16案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9万余元。

    全力服务和保障“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今后工作中,襄汾县人民法院将积极探索新机制,加强同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柏东丽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