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在备课
临汾新闻网讯 “千万别采访我们,所有老师都是这么做的,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让孩子们落下课……”
2月13日,当记者拨通襄汾中学教师姚芳手机的时候,她一再婉拒,“太忙了,我们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忙!忙!忙!照理说,疫情汹汹来袭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宅”在家里度过一段休闲时光。可是对于这对教师夫妻来说,怎么就过得比往年这个时候忙多了?
事情先得从临汾市教育局1月28日接到延迟开学通知后开始筹备“空中课堂”在线教学开始。市局选定的第一阶段授课教师中,襄汾县只有两名入选,便是霍明山、姚芳这对教师夫妻。
说霍明山、姚芳是一对“牛”夫妻,可一点儿也不过分。霍明山是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临汾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试题研制团队核心组组长。姚芳是省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临汾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试题研制团队核心组成员。两口子都是襄汾中学的数学老师,在业务能力上可谓比翼齐飞、相得益彰。
话说夫妻俩接到“空中课堂”上课通知后,头一下子大了,因为对着摄像头、笔记本电脑上课,对他们来说还是头一遭,该怎么操作不得而知。于是夫妻俩第一时间联系后台技术人员,一番交流后得知了如何开课,掌握讲课流程。霍明山开课时间紧,先备课;姚芳则先配齐设备,准备触控笔、摄像头、笔记本电脑。受疫情影响,触控笔不发货,姚芳只能发动朋友找,大家很热心,设备很快凑齐了,为了避免意外,每样设备她都配了两套。
照理说,讲课对于有着20年教龄的名师早已是驾熟就轻,可这次却让他们犯了难。平时在讲台讲课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可以随时互动,观察学生的反馈,确定听懂了没有,还可以通过复习及时发现问题。可是“空中课堂”面对的是全市学生,最高在线3万多人,怎样把平时一周的课容量浓缩在50分钟里面,怎么把要点的东西传达给学生,这就要找准切入点、合理取舍。就这样,上阵“夫妻兵”展开了热烈讨论,讲什么、怎么讲,理清一个思路,改造一些题目,设计一些新题,还要把握好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霍明山上了一堂课,共制作了10个文件,光word文档准备了4个,PPT制作了14页,还给学生留了5组作业压缩包。2月2日,听霍明山《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课程的学生达5000人,课后得到了学生、家长和领导的肯定。有了丈夫的“试水”,姚芳的直播网课也十分顺利,效果很好。
录制完全市的网课,本校的课堂又开课了。姚芳是高三年级主任,还要代“两快一慢”三个班的数学课。她自己首先学习了合教育平台的“空中课堂”操作流程,一切熟练后又花两天时间培训了高三年级所有班主任和老师,并为同学们制订了课表。
“6:00起床,6:10早读,7:30上课、做题,8:40拍照上传……”虽说不在学校,但课程安排与课堂无异。白天的课程全部实行走班制,数学、英语每节大课两个小时,其他大课一个半小时。晚上同学们各回各班,每4人分成一个小组,互助学习后,再向老师汇报学习效果。姚芳本来十分担心同学们会懈怠,没想到同学们都很自觉,空中课堂让他们觉得新鲜有趣,与老师配合得也十分默契。
“老师,前两天我起不了床,今天起得可早了!”早上6:00,平时班里最懒惰的学生晓磊(化名)向老师打招呼了。姚芳很高兴,给他发去了图片,“坚持住,加油!”快慢两类班的学习进度不一样,学生基础也不一样,还得分层教学、分班管理,见不着学生的面,全凭网上联系,还不时要打心理战。虽然这个工作量比在学校上课还大,但姚芳乐在其中,不但给同学们上好课,还不时发去励志图片,她知道同学们最需要的就是关爱和陪伴,她一定要和同学们“摸爬滚打”在一起。霍明山也一样,除了高一年级管理工作之外,还代了快、慢两个班的课,还要不时指导其他老师的工作。夫妻俩都很有思路和办法,在一起交流时免不了抬杠,但更多时候是互相尊重,做好各自手头的事情。姚芳觉得,还是丈夫的业务能力更强些,给自己的帮助更大些。现在两人“宅”在家里上课,一个书房,一个卧室,时而群体合作,时而单兵作战。他们相约,一定要打赢这场战“疫”,给孩子们一个好前程……
记者 景秀红 郭璞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