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萌爷孙俩赠送锦旗谢党恩
临汾新闻网讯“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家的帮扶,给了我孙子第二次生命,也让我家摆脱了贫困。”4月20日上午,襄汾县古城镇政府门口,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和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手捧一面印有“精准扶贫、爱民如子”八个大字的锦旗,激动地对古城镇党委书记郝英伟说。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咱孩子病好了,付出得再多都是值得的。”郝英伟扶着老人像久别的亲人。
这是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三年前说起。2017年12月,古城镇一名姓张的退休教师来到古城镇政府找到郝英伟,说自己的孙子小萌要做手术,但资金缺口有点大,希望能帮忙想办法。
对于小萌,郝英伟并不陌生,这个孩子五岁时就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年来,靠输血清维持生命。为了给小萌治病,这个家庭早已负债累累。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小萌确诊后不久,小萌的父亲又被查出患了糖尿病和肝血管瘤。他家的遭遇,引起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年年给他们发放救济款。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村里把这个家庭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这家走出困境,镇党委、镇政府多方联系,安排小萌的父母去阳泉打工。有了稳定的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但要从根本上治愈小萌的疾病,必须做手术。
2017年11月,小萌在天津血液病医院治疗期间,与姐姐的骨髓配型成功了,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但近百万元的手术费,让全家人犯了愁。虽多方求助,但筹得的资金离手术费用还差很多,万般无奈之下,张老师才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镇政府找郝英伟帮忙。说到动情处,张老师流下了眼泪。
面对老人满脸的泪水和期待的眼神,他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撞击了一下,感觉很疼很疼。在古城镇这块土地上郝英伟已经工作了7个年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满含深情。他常说,为群众解除难题,是党员干部的责任,也是主政者的良心。群众之所盼,就是政府之所为。他拉着老人的手动情地说:“请放心,有党委政府在,我们一定要救孩子!”
当晚,郝英伟把和古城有关联的企业家和“最美古城人”的名单拉了出来,并起草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求助短信:今日获悉京安村张萌同学因白血病需要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干细胞移植(这也是这个孩子最后的机会),手术费用需要九十万元。目前家庭自筹30万,已是负债累累,剩余费用尚无着落。我准备发动机关同志捐款,同时办理大病救助,但缺额部分仍然很大。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希望您牵头组织,慷慨解囊,唱响最美旋律,共助困难乡亲。——古城镇党委书记郝英伟。
短信一条条发出去了,有的热烈响应,而有的如石沉大海,但他依然坚持发送。他又向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发出了共同救助困难乡亲的号召,并利用爱微筹平台向社会募集捐款。他坚信,多一个人响应,孩子就多一分希望。他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救这个孩子。
很快,一万、两万,三千、五千,一百、二百,五块、十块……捐助款从四面八方涌来,参与人数越来越多,郝英伟和镇里的工作人员白天筹钱,晚上送钱,短短两周时间,共筹集善款30余万元。
春节前,在镇政府召开的一次大会上,郝英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小萌的手术很成功!哗!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全体与会人员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泪流满面。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小萌已经17岁,是一名高一学生了,他给自己新起了名字“小健”,寓意让重生的自己健康。时光走过了两个春秋,但这家人对镇党委、镇政府的感激之情一直铭记在心。现在,孩子身体状况越来越稳定,家庭情况也明显好转,张老师报恩的心又开始萌动,他要带孩子去见见恩人,把这份爱心传承下去,制作了两年前就想要送、但被郝书记婉拒的这面锦旗,于是就有了开篇的那一幕。这真是:两年前,书记率众四处筹钱救少年;两年后,爷孙相伴登门送旗谢恩人。
郝英伟拉着张老师爷孙俩的手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代,感谢那些善良的人。春天来了,小萌要长得再高一些、壮一些,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好爷爷奶奶。张老师也要多多保重,享受美好生活,健康快乐每一天。”
记者感言:
心中有宗旨 眼里有百姓
扶贫济困、捐款救助,对于一级组织、一个单位而言并不陌生,但镇党委书记动用各方关系亲自打电话、发信息,四处为群众筹钱看病的事例不多见;受助方第一时间感恩言谢表达敬意很正常,但两年后依然念念不忘,仍要登门赠送锦旗的不多见。
这表明,只要领导干部扑下身子,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领导干部把群众疾苦放在心间,就一定会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一个善念、一份付出、一次行动,让一个年轻的生命重获新生,让一个家庭摆脱困境。这次救助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我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仆情怀。
心中有宗旨,眼里有百姓。郝英伟之所以能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做,是因为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牢记为群众谋福利的使命,他带领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树立了党的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彰显了鱼水深情。这也正是古城镇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制胜法宝。
记者 高秀云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