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在“煤改气”现场查看施工进度
临汾新闻网讯 “9月底前能完成改造任务吗?”
“能完成。”
“你肯定完不成。你算过没有,还有多少台壁挂炉没装?还有不到50天,任务分解后每天工作量是多少?你的施工力量一天能装多少台?简单一算,一目了然,按目前的工作量,绝对按期完不成。”
……
这是8月12日下午,在襄汾县汾城镇三公村“煤改气”现场一幕。提问“发难”的是市清洁办主任、市能源局局长张瑜庆,他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问住了面前的施工负责人。
当天,由张瑜庆带队的市清洁办一行人前往襄汾县汾城镇,就清洁取暖工作进行调研。他们看现场、听介绍、进农家,详细了解目前的施工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和襄汾县有关负责人交流研判,共同谋划下一步的工作。
“批评追责不是目的。”张瑜庆表示,找出问题、分析解决、督促落实,帮助他们把落下的步子赶上来才是最终目的。
“到难度最大的地方,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这次我们调研行程是襄汾县汾城镇,原因是汾城的任务较重、进度较慢。”市清洁办副主任、市能源局副局长刘鹏说,根据全市清洁取暖改造进度数据显示,汾城镇已经成为襄汾县乃至全市范围内完成率偏低的乡镇。
今年襄汾县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共计25168户244.86万平方米,其中,汾城镇是改造任务最多、涉及面积最大的乡镇,共涉及18个村7565户,占全县清洁取暖改造任务的30%。
“按照目前的进度,汾城镇如期完成改造任务的压力非常大。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张瑜庆说,“我们就是要去难度最大的地方,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从程公村到西中黄村,再到三公村、北膏腴村……调研组一行人边走边看、边问边记,他们去现场、进家户,详细了解施工队伍的力量配备、补贴的落实情况、施工进展和制约因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程公村,当张瑜庆看到墙壁上只有燃气表时,对村里的施工负责人说:“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不具备通气条件不能算是改造完成”;在西中黄村,张瑜庆了解到壁挂炉安装进度缓慢时非常焦急,对村干部说:“距离9月底不到50天,这样的进度绝对不行”;在北膏腴村,张瑜庆走进村民家中,现场查看壁挂炉安装过程,一再嘱咐施工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进度。
“有困难是正常的,关键是找到办法”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深入了解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比如北膏腴村,一个村有上千户,相当于其他乡镇的全部户数,改造任务艰巨;又比如三公村,每逢大雨,积水严重,由此更改了施工方案,变架空管为地埋管,从而导致进度滞后。
有的施工负责人说:“别的村地面以下是黄土,铺设管道没难度,这个村地面以下全是鹅卵石,施工难度很大。”还有的村干部说:“我们做了大量的入户宣传沟通工作,但村民需承担一部分费用,很多人不积极。”
面对问题,调研组现场想办法、提建议,为镇村干部们加油鼓劲。在三公村一条正在开挖管坑的胡同里,张瑜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目前的施工力量绝对不能按期完成,建议你们再组织一至两支施工队,多点开花。”
在北膏腴村村口,当张瑜庆了解到主管道还未动工时急切地说:“要合理规划、组织施工,燃气管线、壁挂炉安装等要同步进行、共同推进,否则,9月底通气很困难。”
他对陪同调研的镇村干部们说:“工作中有困难是正常的,但是面对困难,你们去主动破局了吗?破题了吗?破冰了吗?一定要主动作为,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清洁取暖是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张瑜庆鼓励镇村干部要始终保持干劲和热情,攻坚克难、不遗余力,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是战场也是考场,连夜行动迎头赶上”
晚6时许,座谈会现场。
“今天不讲成绩、只讲问题。”张瑜庆开门见山,给这次会议定了调子。一时间,会场氛围十分凝重。
分析问题、研究办法、压实责任……不论是调研组成员还是襄汾县各级干部,大家的目标高度一致:如何让清洁取暖改造进度更快、力度更大。
张瑜庆指出:“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倒排工期、严把节点;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度分析、深入研究、排查难点、找准堵点;三是要立即行动,明确目标、迎头赶上。”
“连夜行动。”襄汾县委书记刘浩和副书记、县长白建成在座谈会上立即部署。他们语气坚决、态度严厉,要求县“两办”牵头,当晚就根据任务目标重新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县有关部门和乡镇要马上行动,全面加快改造任务,并明确表示,对未按时限和要求完成任务的将严厉追责。
座谈会虽然结束了,但襄汾县有关部门和镇村干部们的干劲儿正迅速凝结。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步,他们将聚集合力、盯紧目标、全力以赴,步子快的乡镇将快马加鞭,步子慢的乡镇将迎头赶上。在这次是战场亦是考场的工作中,他们一定能够勠力而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 柴云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