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永固计生协留守幼儿园见闻

2020-12-30 08:47: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2月24日12时,襄汾县永固计生协留守幼儿园中(1)班教室里热闹极了,班主任许华自费从镇上买来一个大蛋糕,小朋友们围着“生日王子”张哲凯,唱起了《生日歌》。这是张哲凯第二次在幼儿园里过生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老师不仅记着他的生日,还给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和礼物,懂事的小哲凯总说,“幼儿园是我家。”

  襄汾县永固计生协留守幼儿园是1999年创办的,现有192名幼儿,95%都是留守儿童。其中,单亲监护的约占23.5%,祖辈隔代监护的约占71%,亲友监护的约占5.5%。2012年,被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基层示范家长学校”,同年被襄汾县妇联授予“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多年来,该园园长张小琴带领全体教师,关心、爱护着这些“小可爱”,让孩子们在阳光沐浴下健康成长。

  幼儿园是留守儿童的“家”

  “妈妈,我在幼儿园可乖啦,昨天老师还奖励了我一朵大红花呢!”……12月24日12时30分,幼儿园的孩子们刚吃过午饭,大(2)班班主任张瑞红就带着班里的留守儿童走进“亲情聊天室”。她通过微信视频聊天,帮李鑫华小朋友与在大同市打工的妈妈连线。视频一接通,小鑫华就依偎在张老师的怀里,拿着手机向妈妈诉说幼儿园里的趣事。眼看10分钟的视频聊天到了,小鑫华着急地喊:“妈妈,我想你!过年你一定要回来看我啊!”他妈妈鼓励他:“小宝乖,妈妈一定回去!你现在是小男子汉了,要听老师的话。”

  在这家幼儿园,像小鑫华一样的留守儿童占到95%,大多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回家。为了让孩子们常常与父母“见面”,幼儿园设立了“亲情聊天室”,定期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视频聊天,说说发生在幼儿园里的事情,增进亲子关系。

  刚上小班的王梦宇小朋友,马上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环境,每天哭着喊着要找外地打工的妈妈。班主任孙彩萍就每天陪他一起和妈妈视频聊天。几天后,王梦宇成了小积极分子,他说,上幼儿园就能“见”到妈妈了。

  “我家里经济负担重,我和丈夫出来打工无法照顾孩子,真的很无奈。幼儿园的老师每周都让孩子与我视频,倾诉亲情,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王梦宇的妈妈在视频里动情地说。

  之前,这里的孩子们都是通过电话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联系,自从幼儿园设立了“亲情聊天室”,幼儿与家长能视频见面,加深了亲情,同时开办了家长课堂,定期给爷爷奶奶和监护人讲授育儿知识,共同形成了以幼儿为中心的关爱网络,有效促进了孩子们快乐成长。

  老师是留守儿童的“亲人”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由单亲、亲戚或是隔代监护。他们或在溺爱中长大,娇惯自大;或是与亲朋有疏离感,性格孤僻。该园小(1)班幼儿王子涵在小朋友眼里是个“怪小孩”,“她从来不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也不爱说话。”“还是个‘爱哭鬼’!”班主任冯林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家访中得知子涵的妈妈在车祸中去世,爸爸在外地打工,而爷爷奶奶只能管了她吃饱穿暖,因为缺少关爱和鼓励,她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此后,冯林英时刻关注、爱护子涵。游戏时,冯林英拉着她的小手,和小朋友们一起“嗨”;生活中,冯林英帮她梳头、洗脸、洗手帕,还把女儿的玩具和课外书送给她……渐渐地,子涵脸上的笑容多了,上课爱举手了,也越来越融入集体了。

  像子涵这样的孩子,是关注的重点。老师们会将集体活动、游戏等照片上传至家长微信群,让远在他乡的家长放心安心。同时,也会将孩子平日的表现告诉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共同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

  幼儿园里不仅建有“亲情聊天室”,还有心理咨询室、图书室、活动室等。在这里,老师们会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打篮球、乒乓球、下象棋等集体活动,陪他们一起玩耍、和他们一起睡觉,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父爱、母爱”。“在孩子面前我们不是老师,而是他们的‘亲人’。”该园老师岳倩倩说,“我们给孩子们建立了成长档案,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并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案,让他们在悉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爱心人士是留守儿童的“妈妈”

  “有新棉衣穿吗?”“家人给你做好吃的了吗?”……每逢节日,这些留守儿童就是襄汾县妇联最牵挂的人。为了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温暖的节日,襄汾县妇联开展了“把爱带回家”主题慰问活动,上门为该园的留守儿童送去棉衣和粮油。

  李雨露的爷爷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行动不便。但听说妇联的干部来看望自己的孙女,他强忍疼痛,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家门口迎接。看到孙女从妇联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崭新的棉衣,爷爷激动得热泪盈眶,“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雨露跟着我们受苦了。看到这么多人关心她,我这心里高兴着呢!”

  除县妇联外,该县的关工委、教科局、卫体局等多个单位都被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帮助配置电脑,捐赠绘本、桌面玩具等教学用品。该县政府、关工委、妇联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牵手行动”,10位“爱心妈妈”对该园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疏导和物质帮助,构建起关爱留守儿童的体系。

  最让园长张小琴感到欣喜的是,该园赶上了国家支持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好政策,2018年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2019年,幼儿园领到了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补助经费,第一时间为园所添置了中央空调、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小床等设施。这些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孩子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襄汾县永固计生协留守幼儿园从细微处着手,为留守儿童筑起温暖的“第二家园”。

  (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蒋子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