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锋)今年以来,乡宁县按照创建省级园林城的目标进度要求,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发动、再部署,集中力量、时间、精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全力创建省级园林城。
乡宁县将创建省级园林城的54项考核指标,逐条逐项分解,与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级负责,狠抓落实,全县“创园”格局基本形成。到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达49%,人均拥有林地面积9.5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66.3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6%;公园绿化面积48.37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126平方米;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林阴停车场推广率达61.32%,林阴路推广率达85.2%,道路绿化达标率71%。具体工作中,该县一是高标准建设公园广场绿地。先后投入1.2亿元,建成北山公园、明珠广场、迎旭广场等7个公园广场和游园,稳步实施营里大桥四角公园和东城健康公园。尤其是北山公园,绿化面积27.72万平方米,园内共栽植各类树种20余万株,设立了游乐园、植物园等20处景观园林。滨河游乐园(幸福广场)作为全县最大的水上游乐园,绿化面积4.33万平方米,园内栽植树种50余种。他们还对县城主干道16个临街单位门前绿地进行了提升改造,目前县城基本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建设目标。二是全力打造绿化样板街道。先后投资6亿元实施了迎旭西大街、迎旭东大街拓宽改造及延伸工程(其中,迎旭西大街绿化覆盖面积17246.7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4.22%;迎旭东大街绿化覆盖面积30205.7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8.77%;迎旭东扩主街道绿化覆盖面积71808.3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5.07%),三条道路共栽植国槐和法桐1930株,并配栽18个树种。启动实施了临吉高速引线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0.6万平方米,并对滨河路、环城路、玉环路等28条次干道及支路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1.65万平方米。迎旭西街、玉环路、滨河西路3条道路创建为市级园林道路,迎旭东街创建为省级园林道路。目前,县城实现了“路上有绿、线上成阴、点上成景”的道路绿化景观。三是大范围创建园林式庭院。该县以改善城区办公、居住环境为出发点,强力推进园林式庭院创建工作。通过积极创建,山西戎子酒庄、乡宁三中、金星小学创建为市级园林式单位,电力公司、乡宁一中等12家单位创建为县级园林式单位。同时,动员城区沿街各单位开展拆墙透绿、破硬建绿、见缝插绿等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9.58万平方米,营造了良好的办公、居住环境。四是大力度开展义务植树。该县每年组织开展“万人绿化县城”、冬季植树月、春季植树月等一系列义务植树活动,先后完成了北山、南山、209国道、309国道两侧绿化和生态片林建设,累计植树180万株,建设防护林7万亩。在植树工作中,实行了“冠名”认养、认建、认管责任制,植树尽责率达96.1%,植树成活率、保存率均达90%以上。同时,加快实施了县城外片区绿化隔离带、过境公路两侧防护林带和县城出入口绿化带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日趋优化。五是大气魄推进苗圃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共有苗圃5处,面积达40.02万平方米,占城区总面积的5.8%,苗木存圃量315万株,乔灌木品种达26种,苗木自给率达69%。不断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对境内现有16棵古树名木进行登记、建档、挂牌,落实管护责任,有效保护了珍贵的自然遗产。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该县采取了三项有力措施。一是领导包联,扎实推进。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和副县长任副组长、26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园”领导组,抽调专人组建了领导组办公室,为“创园”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县领导和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极大促进了“创园”工作开展。二是部门协作,责任明确。为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该县建立了“创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和协调会,先后制定出台了《乡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实施方案》《乡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部门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文件。县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考核指标分解到各单位,让“创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他们还坚持每年确定实施一批“创园”重点工程,采取倒排工期、现场办公、部门联动、观摩汇报等办法予以强势推进,确保“创园”各项任务高标准完成。三是广泛发动,全民参与。该县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创园宣传教育工程”。在城区主要干道、窗口单位和人群聚集场所设置69块创园宣传牌匾,发放创园宣传册8万余份,在全县中小学开设“美化城市、绿化家园”教育课程,普及率达99%。通过全面深入的宣传教育,形成了“全县总动员、全民齐参与”的创建合力。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杨闫江:让每片绿叶享受到爱的阳光
下一篇: 乡宁县国税局贯彻落实绩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