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闫江:让每片绿叶享受到爱的阳光

2014-12-04 08:5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杨闫江,1995年毕业于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2004年自考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他一直把“让群众满意、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自己的追求,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可爱的学生中。在17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市级模范班主任、县优秀教师等,所代科目成绩优秀,班级成绩领先。

 

以爱心对待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教师用美好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来塑造人。”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但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杨闫江把自己的爱心渗透到对学生的日常小事中,让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每天早晨他总是早早起床,和学生一起早操、早读,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晚上总等着学生都离开教室才回家。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他还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班里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中条件不是很好,他多次送给学生文具、零花钱。如248班一女同学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由她爷爷来抚养,杨闫江常常接济她。搬到新校区后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买东西比较困难,他就利用吃饭时间帮助他们。哪个孩子病了他会经常关心,有些孩子由于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进度,他还会主动帮她们补课……2012年高考前一个多月,他感冒发烧几天不能上班,学生们送来了温暖的问候,为了那些可爱的学子,他拖着病体一直坚持到最后。工夫不负苦心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肯定。

 

以服务做好家长

班主任是学生、家长、教师沟通的重要桥梁。从教以来,杨闫江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9年又担任年级副组长工作。作为班主任,他深知自己角色的重要,毎接一个班级总是有意地向学生介绍科任老师的一些优点,让学生对科任老师产生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尊其师而信其教。杨闫江与科任老师密切配合,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使各科老师和学生能融洽相处,教学成绩相得益彰。在处理学生和家长的问题上,每当学生犯了错误,他耐心地教育学生,不让家长参与;当学生成绩有了进步时,他才和家长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在和学生相处中他一直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对于班内的学困生,他始终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动,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看到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他总是想办法,大胆创新,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比如: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回家的机会少,他就有意识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在生日的那天和全班同学一起祝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经常和体育老师配合进行拔河和篮球比赛,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充分地调动起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全力以赴迈向共同的目标。

他始终认为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而后才能成才,给学生提出了一些要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勤俭节约。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理解别人,学会了及时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在他的努力下,班级同学们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他时刻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习压力太大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会与其谈心,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给他们一些建议,还以自己的一些体验进行现身说法,还会为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他沟通之后,学生情绪舒缓了,又重新找回状态,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同时,他邀请学校的心理老师定期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健康成长。

 

以人格感染学生

教师就像学生的一面旗帜,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教学和生活中,从语言到行动,杨闫江都严格要求自己,常规工作力争扎实,生活细节也力争做好。

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杨闫江的腿扭伤了,钻心的疼痛让他难以忍受。到本地医院看了几次无果后,家人把他送到临汾市医院检查,专家说他是严重的拉伤,须卧床休息3个月。拿着诊断书,他不知如何是好。不休息,专家说会落下后遗症;休息,学生正面临高考,一分钟都非常重要,他不能这时躺下。经过激烈的斗争,杨闫江选择了继续坚持。妻子流着泪说:“你不要命了,假如你以后有后遗症,怎么办?”老母亲坚决不让他去学校;周围人都劝他,工作是学校的,身体是自己的,你要为自己的以后着想……可他一想到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想到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之情,想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就强拖着病腿上课。学生们很感动,为老师流下了热泪。正因为他的坚持,同学们深受鼓舞,学习的劲头比以往更足了,从此再无人为一点小病请假。虽然到现在他的腿一下雨还隐隐作痛,但他认为,付出了不少,但收获更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知足了。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绿叶的事业就是教师的事业。17年过去了,杨闫江在教育园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值得欣慰的是,生活没有辜负他,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肯定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学生的问候和家长的赞许给了他坚守的信心。今后他会坚持自己一贯的追求,深深扎根于教育实践的沃土,让每一朵思维之花都带着泥土的芳香,结出更多、更美的果实。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