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张书记来了后,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坐在新村小广场旁的椅子上,沐浴着初冬的暖阳,今年86岁的乡宁县西坡镇罗毕村村民牛俊英对记者聊起村里的变化。这位曾经当过1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老人,连声称赞张军龙带的这届村“两委”班子干得好,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实事。
2018年6月,有着22年党龄的张军龙,在乡宁县西坡镇纪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任上被指派到井湾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今年1月,井湾村与罗毕村两个行政村合并为罗毕村,张军龙又被任命为罗毕村党总支书记。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罗毕村展现出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
驻村任职扎下根子
2018年6月,张军龙上任伊始,便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明确提出了“三个坚决”治村方针,即坚决摒弃“做客”思想,牢固树立一家人、一盘棋,密切配合、精诚团结的大局意识;坚决杜绝“歇气”思想,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气馁,牢固树立既来之则安之、一鼓作气,不获全胜不罢休的思想意识;坚决消除“镀金”思想,把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目标,时刻谨记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这“三个坚决”,无异于给井湾村“两委”班子和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整饬村务时,张军龙发现井湾村村集体每年只有一座煤矿支付的占地费27100元钱进账,且账上还有30多万元的欠款。“村集体经济薄弱,连基本的办公开支都不够。必须开源节流,壮大集体经济!”张军龙斩钉截铁地说道。
随后,张军龙联系有关公司重新丈量煤矿占地面积,确认原先少计量了104亩。通过多次与企业沟通后,重新核定了每年的补偿款,最终该煤矿同意按照重新核定的占地面积支付补偿款,并补足了过去9年的补偿款差额。有了这些收入,村里不仅还清了欠款、建立了村党群服务中心,还进行了自来水入户改造。自那以后,村民们便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充满了信心。
殚精竭虑带强班子
“合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张军龙十分清楚井湾村与罗毕村合并后肩头的责任,决定村党总支要发挥好领导和管理作用,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搞好基层建设,干部是绝对因素。张军龙曾在西坡村当了26年村干部,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他深知,只有带出一支能干的干部队伍,才能彻底改变农村面貌。于是,他要求班子成员不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与收获,安排年轻干部通过微信、自媒体等,筛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生活常识等发送到微信群,帮助大家逐步提升履职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他积极响应镇党委提出的组织员、产业员、调解员“三员跟班”学习制度,要求村干部要牢固树立为民意识、责任意识,深入推进“五事共商”先进个人积分评比考核办法,提升队伍战斗力。全面开展零事故、零案件、零上访“三零”单位创建,以村党总支为支点、各村民小组为杠杆,责任到人,包联到户,致力于营造乡村治理“大文明”。
张军龙邀请镇政府法律顾问来村里开展服务民生法律知识讲座,通过讲解案例,为群众普及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升了罗毕村干部的法治服务能力、履职能力以及百姓的守法维权意识。
想方设法过好日子
“村子合并,重要的是群众的心要聚拢在一起。”村务理顺后,张军龙和村“两委”一班人便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想方设法让全村人凝心聚力谋发展上。
“重阳节是个很好的契机。60岁以上的村民对村里的情况熟悉,互相之间也熟稔,对村里的感情也更深,十分适合作两村合并后的‘黏合剂’,可以通过他们集民智、汇民思。”
在张军龙和村“两委”班子的主导下,今年10月,罗毕村举办了“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座谈会,村“两委”班子与合并后的罗毕村270余位60岁以上的老人欢聚一堂,回忆往昔岁月,共话美好未来,为新村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罗毕村现有主打产业花椒1256亩、黄芩95亩。“黄芩产业刚起步,为了发展好这个产业,张书记带我们去新绛、襄汾等地参观学习,回来后为黄芩合作社注入了13多万元资金支持发展,有力带动了村里贫困户的脱贫增收。”贺世泽对记者说。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在巩固花椒产业的基础上,在复垦土地上种植巴旦木,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谈及罗毕村未来的发展,张军龙充满信心。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