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郑氏三兄弟创建“家庭档案馆”传承好家风

2021-11-02 09:02: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近几年,在山区乡宁县昌宁镇十里铺村出了件稀罕事,郑家三兄弟合力创建“家庭档案馆”承孝道、扬善举、传家风的感人故事不胫而走,吸引了来自北京、山东、河南等地近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10月29日,记者一行慕名来到十里铺村的这座仿古宅院——郑氏“家庭档案馆”。大门门楣上“集祥居”三字格外醒目,主人介绍:“这是因我们三兄弟端祥、家祥、全祥名号中均带‘祥’字而得名。”

  提及建馆的初衷,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那是16年前的一次家庭大聚会。当时,在外工作的家祥、全祥兄弟俩提议,35年未相聚的兄弟姊妹6人,都带孩子们回老家在长兄端祥家过年。于是,6个小家43口人来了个大团圆。期间,他们特意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还给一些特困户送去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资助。这一善举感动了邻里乡亲,老人们直夸他们传承了父辈的好家风。受此启发,他们便产生了编写家史传承良好家风的想法。

  郑家祥告诉记者:“父亲当年是本地有名的商贾,他从一头驴起家,发展到200多头骡子的运输队,生意做到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家业兴旺后,家父广积善德,兴办学校、扶贫济困、惠泽乡里。这良好的家风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2010年,经过3年的努力,一本20万字、记载着郑氏95年家族变迁和家教家风的书籍《家庭档案》终于面世。

  让兄弟三人没想到的是,这本书颇受欢迎,不仅对自家孩子们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且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经常有人通过各种渠道索要此书。这更坚定了他们传承良好家风的决心。

  三人一合计,决定创建“家庭档案馆”,让家史和良好家风从书本里、柜子里、史料里走出来,面向社会,感化他人、启迪后人。

  说干就干。他们一边下功夫挖掘整理家史资料,丰富家庭档案,一边自筹资金400余万元精心规划建设档案馆。2016年底,一座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档案馆”终于完工。该馆建筑面积886平方米,上下两层共26个房间。馆内展出照片800余张、版面200余块、书画作品300余幅、书籍500余册,集史料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义举传家”“兴学典范”“义善人家”……每个版块,每一幅图,每一句话,都充满寓意,令人回味。一些参观者被三兄弟合力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风尚的精神所感动,表示回去后也要重视家风建设。

  “好家风是兴家利国的无价之宝,我们一定要让好家风世代相传!”郑家祥满怀信心地说。

  记者 姜秀丽 张春茂 郝海军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