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屯里镇韩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2020-04-14 09:10: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这个村,斥资4000余万元修建大桥,只为强村富民;这个村的村办运输公司,村干部及家属一律不准参与运营,只为保障村民利益;这个村,拥有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全省一流标准化幼儿园;这个村,任教老师吃饭、住宿费用全免……这个村,就是尧都区屯里镇韩村。

  韩村位于临汾城北,东靠南同蒲铁路和霍侯公路,西傍汾河,北接洪洞县,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武子故里,也是临汾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任地委书记张振山烈士的家乡。全村有3个村民组,740余户,常住人口3000余人,耕地面积2300亩。

  为了让农村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近年来,韩村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村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壮大集体经济,让原来入不敷出的“空壳村”转变为每年村集体收入180余万元的富裕村,从原来矛盾复杂的“后进村”,转变为和谐稳定的“标杆村”。韩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工作也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美丽宜居村、生态环保村、卫生模范村等荣誉称号,2016年,韩村党总支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抢抓机遇强村富民

  “我们村村务全公开,大小决策村民说了算。”韩村党总支书记张月平告诉记者,近年来,韩村党总支突出政治引领,狠抓党建强基础,探索建立了“三会三公示”制度,“三资”管理实行“村账乡管”,坚持每季度公开,党总支和村委的工作接受全村群众的监管,进一步发扬了基层民主,凝聚了发展合力,推动了韩村快速发展。

  “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带领村民富起来,让村民过得像城里人一样。” 韩村村委会主任王军虎介绍,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利用境内有南同蒲铁路的优势,争取到铁道部装车线项目;流转土地1500余亩,引进了尧盛达和世纪鼎圣、蒲县煤业等煤焦站台,村民年增加收入700余万元,集体年收入80余万元;先后流转土地近200亩,引进临汾拥军废旧车辆回收公司、临汾蒲剧院排练基地等。煤焦站台引进后,村民自费购置了120多辆运输车,村集体成立了青云轩运输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加油、分户结算”。为保障村民利益,韩村要求村干部一律不准运营车辆。村里还以村民小组为基础,成立了320余人的铁臂装卸队。车队和装卸队每年至少拿出40余万元,用于承担村民合作医疗费用和基础养老金等。

  为改善村容村貌,韩村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东起霍侯公路、西至汾河桥边长达2000余米的高标准道路;为方便汾河两岸畅通,又斥资4000余万元修建了韩村友谊大桥及相应设施。如今的韩村已经成为连贯108、309国道,沟通汾河两岸,连接滨河东路和机场大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孩子是村子的美好未来

  “孩子就是韩村的美好未来”。为了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韩村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6000平方米、能容纳450名幼儿的全省一流标准化幼儿园。为切实提高韩村村民子弟的教育质量,解决大多数家长无精力、无时间、无能力辅导教育子女的问题,2019年6月21日,经韩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制订了《韩村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草案),并选举成立了韩村便民教育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韩村教育基金。通过集体积累、社会捐助、上级拨付等来源,每年筹集不少于50万元的资金用于投资发展韩村教育。

  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全程监督下,韩村将教育基金用于改善村幼儿园、韩村小学等的教学环境,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奖励优秀学生和家长外出研学,同时也作为优秀应届大学生的奖学金来源。

  “家”和才能万事兴

  走进韩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干净整洁的床铺、设施齐备的多功能健身场所、老年娱乐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温暖的休闲娱乐室里,几位老人正在看电视。村民曹兰英说:“每天一大早我就来了,在这儿看电视、锻炼、按摩、吃饭、聊天、休息,吃完晚饭才回家。”患有风湿病的村民岳凤莲已经在这里住了两年多,她说:“老伴儿不在了,我也老了,做不了饭,就来这儿吃饭,吃得饱,也吃得好。”

  午饭时间,陆续有老人来食堂吃饭,“今天吃花卷、炒土豆丝、紫菜鸡蛋汤。”该中心后勤负责人介绍,日间照料中心每天提供一日三餐,每餐只需要付两元的材料成本费,每周三改善一次伙食,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来,每天有60多位老人在这里就餐。“为了满足老人的口味,馍、面都要做得软一点。有位老人不吃土豆丝,厨师特意给她单独做了炒洋葱。”

  记者看到,日间照料中心还为老人们配套了按摩器、健身椅、麻将、象棋、淋浴房、智能马桶等娱乐生活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王军虎说:老人是韩村的宝贵财富。日间照料中心就是村里老人们的“幸福驿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村里还会举办重阳节联欢会,组织韩村幼儿园、小学、老年人文艺队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由村“两委”干部为大家布置会场、端茶倒水。连续三年的每年12月24日至25日,韩村都会举办“事亲节”,表彰村中尊老、敬老、爱老的先进个人。

  “韩村村民是一家人,在困难面前都会互相帮助。”王军虎说,2017年2月,年仅30岁的村民张某某罹患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仅骨髓移植手术费就需要50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无疑是天文数字。张某某的病情,牵动了全村人的心。村里通过“两委”会议、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建立了善款筹备小组,向全村发出了捐款倡议书,积极组织村民捐款,共募集善款22万余元。

  在韩村党员活动室,有一本《韩村善行义举账簿》,韩村村民和社会各界善心人士历年来对弱势群体的爱心捐助都记录在册。张月平说:“这个账本是韩村人守望相助的见证,记载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善行义举,我们要把它当作革命传家宝收藏。”

  自1月26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韩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无人退缩,自愿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韩村干部利用微信群,积极传播科学理念,引导大家理性认识疫情,使群众不过度恐惧,也不消极怠慢,同时不断加强与各上级部门协调联动,第一时间发布便民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韩村疫情防控巡查监督小组每天在各执勤点、封闭路段不间断巡查,并及时为大家宣讲安全防护知识、发放口罩,劝导大家克服困难,避免聚集扎堆。

  聚力关键在聚心。多年来,韩村全体党员干部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真抓实干,不断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正如王军虎所说:“我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我们有能力有信心,让我们韩村人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记者 贠红安 白洁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