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生平阳府东关、汤生永和禹夏县,要问舜王生何处,山西洪洞圣王庄。
在洪洞县明姜镇的圣王村,数千年的古老民谣仍在传唱着一个与舜有关的故事。这个名叫圣王的村庄,古时名为圣王庄,传说这里便是圣王舜帝的出生地。后人为纪念舜帝的福荫,将舜耕作之处取名为禇峰圪垯,村庄命名为圣王。
洪洞不仅有舜耕历山等丰富的传说故事,也有“接姑姑送娘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遗留有虞舜庙、娥皇女英庙等文化遗迹。在洪洞明姜镇圣王村还有一座与舜相关的庙宇——圣王庙。
据村民口耳相传,唐贞观时期,当地村民曾修建舜王庙,历代多次重修,记载有大明八年、清嘉庆年间。现在的圣王庙已经无法与历史上的宏大规模相比,但它却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久远历史,诉说着圣王舜帝的古老遗风。
圣王庙位于圣王村中,俗称舜庙,现有资料介绍,始建于大明八年天顺年间。
史书上曾有“舜耕于历山,生于圣王”之说。在历经数百年战乱人祸和风剥雨蚀后,该庙破败荒芜,亟需维修保护。1997年,由村民林国强倡议集资重修,舜庙才得以重现旧时的风貌。
去圣王庙时正是三月时节,柳枝吐绿,花儿盛放。在树阴花簇中的舜庙,古意悠然,而又妙趣横生。
该庙坐北面南,庙院内中轴线对着的是正殿,正殿两侧分别有东耳殿砖窑四孔和西耳殿砖窑三孔,该庙的东西厢房也都分别由砖窑砌成。走近正殿前有一副对联,上联为“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下联为“由忠孝仁爱卒然成圣”,牌匾上有“舜辉万古”四个大字为当地书法名家邱年战所题,其字体厚重俊秀,更透洒脱飘逸,与舜庙古老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相映成辉。
殿内供奉着舜帝和娥皇、女英二位娘娘的神像。殿内两侧的墙上画满了关于尧、舜、禹传说的壁画,有尧居羊獬、诸冯祥地、舜耕历山、接亲历山、泪染斑竹、舜禅让禹,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
该村文化站站长张国清介绍,相传大舜降世前,诸冯出现一片祥瑞奇异迹象,一条金光闪烁的飞龙,腾驾祥云盘旋于上空,七彩虹高驾于贵地,舜帝出生于此。自古关于尧舜的传说脍炙人口,其中舜耕历山,尧嫁二女娥皇、女英于舜的传说更是美丽动人,至今历山与尧居羊獬村之间,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接姑姑”和四月廿八“迎娘娘”的民俗活动持续数千年。
62岁的村民张国政讲述,舜继位后,带领老百姓发展生产,不断开疆拓土,功绩卓著。到了晚年,舜帝亲自南巡,因长途跋涉,积劳成疾,葬身于南国九嶷山。他的两位夫人娥皇和女英闻讯后悲痛万分,跋山涉水来到南方,只因对舜帝深深思念,整日以泪洗面,眼泪都流干了,哭出了血泪洒落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才有了“泪染斑竹”这一典故。
该村党支部书记林建清说,圣王村每年都会举办庙会,庙会上村领导班子在舜庙前向老百姓承诺并规划来年打算。可见,乘着深化改革的东风,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舜文化作为尧文化根祖的一部分,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石,将发挥出它的时代价值和强大能量。(记者 张春茂 王春丽)
责任编辑:
上一篇: 大槐树下乡思浓
下一篇: 临汾窑址首次发现元代精美动物瓷盘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