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

2014-06-13 07:0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大早,翼城县中卫乡木坂村果农孙启江就开着三轮来到了村西果园。和老伴从车上抬下新买的高压动力喷雾机,按比例对好叶面肥,把电线接到地头的电闸上,孙启江把50米长的出水管放到果园深处,直到被树叶斑驳了踪影。然后一个声音跃出树梢——合闸!等在电闸旁的老伴徐徐将闸刀推到最里,2.2KW的单相电动机带动高压喷雾机欢快地转了起来,不远处苹果树梢上开始有雾化的液体喷出……

“以前用肩扛式喷雾器,果树全部喷一遍要两天时间,累得腰酸背痛;现在两个小时就能轻松搞定。”孙启江有5亩半果园,种得多、管得好,是村里的果树大户。他告诉笔者,3月份乡里和村里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征求意见,他和果农们觉得果园接不上电是个大难事,就如实反映了上去,没想到立整立改活动,不到两个月电线就架到了地头。孙启江摇摇喷枪自豪地说,村里说我要起致富的带头作用,最先给我接上了。

开门纳谏 让群众把问题摆出来

中卫乡党委书记李维跃说,“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乡党委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转变作风的契机,缩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只有把教育实践活动搞好,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即知即改,立整立改,才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赢得群众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木坂村360户、1480口人,主导产业是千亩苹果经济林。村支书孙宏继说,“2001年农网改造后全村仅有一台100千伏变压器。十几年过去了,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家用电器不断增加,但电力始终没有扩容。”村民刘德芳家里冰箱、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电脑、饮水机、电锅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每到用电高峰,电锅水不开,空调风不凉,电脑老重启,再好的东西也是摆设。跳闸、烧保险、烧变压器都是常事。孙宏继说,3月16日乡里村里发放征求意见表,反映用电问题的就接近三百户。可见村民意见有多大。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不久,中卫乡在各村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发现,木坂、辛庄、东上卫、人望等8个村群众的主要意见都集中在用电负荷过低,线路老化,变压器过载的问题上。

8个村都说一个事。这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即责成包乡镇干部下到村里,详详细细弄清楚。3月20日一大早,李维跃和乡长曹俊义就到了供电公司经理虎卫兵的办公室。握手寒暄后直奔主题:“我乡几个村电路老化,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群众反映强烈,意见很大。”虎经理也简明扼要:“定个时间,咱们现场看了再说。”

立整立改 以群众满意为标尺

翼城供电公司乡镇供电所管理部主任崔永杰介绍,一个农网电力老化改造项目按正常手续进行,从申请到批复到立项到最后实施,最快需要一年时间。中卫乡农村水电整改项目破了翼城公司的多项记录。

孙宏继介绍,情况反映上去没几天,供电公司和乡里领导就来到村里。他们跑果园、到街巷、进农户,又问又看又记,现场协商现场定方案。确定了分三个项目实施:一个是水利项目包括机井和果园用电;再一个是亮化工程,为木坂村6条主街道安装路灯;第三就是户表改造工程,为全村所有村民更换电表……

供电公司也把这一工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立整立改的一项具体内容,统一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安排,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完善。刚进4月,崔永杰就带着技术人员对三个项目的线路走径、工程方案进行实地勘察设计,忙活了好几天。4月20日,施工队就开始了水利项目的施工。为了加快工期,赶上果园喷施叶面肥,公司组织乡镇供电所、电力实业公司7个施工队60余工人全力奋战。虎卫兵带着相关技术部门隔三差五到施工现场,看工程质量,搞好监督检查。镇领导和包村干部只要一有时间就赶过来,同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把工程质量,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整个工程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

中卫乡8个村新增变压器15台共计2225千伏,主要用于村外水利、经济林、养殖等用电,架设低压线路23千米,大大减少了农村集体为农村水利、经济林、养殖上面的投资,缓解了农民用电需求。其中,木坂村外新增一台100千伏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5.3公里,村南新增一台160千伏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2.2公里,全村所有低压线路、接户线、表箱也全部更换完毕。

此项工程受益的东上卫村村民杨青河往新建的二层小楼里安装了1台空调。该村村委会主任李文学说,还有不少人也交了定金,正排队等待安装工上门,过个清凉舒心的夏天。

虎卫兵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如何转变作风、树形象?就是要提升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与群众心贴心,着力惠民生,办实事、办好事,以更优质、及时的服务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让群众满意。

电线架了起来,群众和乡镇部门的联系桥也架了起来;电压稳了起来,村民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也稳稳上路;路灯亮了起来,看到干部的变化村民的心里亮堂起来。

民情调研 让群众信赖倍增

李维跃告诉笔者,中卫乡把解决好突出问题作为导向,坚持边学边改,边访边改,立说立改,践行务实作风。通过群众对乡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工作上行政命令多,主动服务少;下乡进村多,入户访民情少等作风方面的问题,及时研究部署,在全乡开展了“千户万人”民情大调研活动。

在具体走访过程中,中卫乡党委坚持做到“稳、准、实”。“稳”就是克服急躁心理,把握工作节奏,防止走过场;“准”就是保证各项数据力求准确;“实”就是坚持出实招,讲实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在中卫乡每个办公桌上都能见到一张名片大小的便民服务联系卡。这张淡黄色的卡片上,印有乡干部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方便干部走访调研时和群众沟通,方便群众联系、反映和咨询问题。乡党委副书记辛树盛告诉笔者,从有了联系卡,他就接到过好多群众电话,询问内容包括分管哪一项工作的领导在不在、农村养老保险缴纳有啥新办法、农转非需要啥手续、养老本为啥没有发、街巷硬化怎么还不到我门前……等等诸多看似很小很小的事情。但自己只要多和分管领导多沟通几句、多留心问问,这些群众就能少跑好多腿,也会少好多误解,对镇村干部的信任感、亲和感也会越来越强。

截至目前,中卫乡共走访3156户,收集意见342条。经梳理归纳分15类计114条,已经及时明确了责任人,分解落实了任务,目前已解决24件。同时,对在走访中涉及群众个性问题的小事,解决回复了24件。村民通过联系卡电话反映的事情解决了27件。

曹俊义说,我们把征求意见,调研走访的过程,变成了转变作风,无缝隙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了解民意,倾听呼声,真心服务的过程,变成学习沟通增长才干,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变成增进感情、真情为民、与群众连心的过程。真正缩短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 李茁壮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