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9月24日,翼城县桐封广场鼓乐喧天,以“庆丰收、赞新风、展新貌”为主题的翼城县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热闹举行。在威风锣鼓《鼓舞欢颜》的激昂旋律中,广场一角的检察干警身影格外醒目——翼城县人民检察院“翼小知”知识产权工作室干警,将知识产权保护与丰收节深度融合,用司法力量为农产品注入“法治基因”。
乡镇特色展区内,玉米颗粒饱满、苹果果香浓郁,20余种农特产品吸引群众驻足。“南梁玉露香梨甜脆多汁,需用法治力量守护这一‘金字招牌’!”活动现场,检察院干警手持《农产品商标注册指南》,向推介不老莓红酒的南梁镇农户讲解商标注册的重要性。围绕里砦镇“惠味99口感西红柿”、神沟村“富士之辉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干警现场演示商标查询流程:“‘翼城苹果’若注册地理标志,价格每斤还能提高,这就是品牌效应!”
农耕文化体验区里,农户们围着传统农具追忆乡愁,干警则将“老手艺”与“新保护”结合:“手工挂面、土布织造等非遗技艺,既能申请专利,也能通过商标注册‘手艺变现’。”他们以“沁州黄小米”商标侵权案为例,剖析仿冒包装、盗用品牌对农户收益的损害,让农户直观认识到:“好农产品只有‘穿上法律外衣’,才能从‘田间地头’稳稳走向‘千家万户’。”
当情景剧《历史照见未来》落幕,干警立即手持《地理标志保护手册》走进观众群,将“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的剧情对比,围绕剧中智能农机、改良作物等元素,用“剧情回放”讲解:“‘优质麦种’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仿制就是违法;智能播种机核心技术受专利保护,这才是农业‘提质增效’的‘法治密码’!”
智能农机具展示区前,农户们围着现代化农机驻足,干警化身“科技解说员”,以“农机+法律”模式互动:“这台播种机的精准施肥系统,核心算法受专利保护,就像农产品需商标守护,每项创新都需要法律‘护航’。”他们现场演示手机查询专利信息,反问农户:“若技术被随意仿制,谁还愿研发更先进的农机?”一番话让农户恍然大悟:“原来知识产权还和‘怎么种、怎么收’的科技进步息息相关!”
活动中,检察干警们现场为群众解答商标注册、侵权维权等问题,不少农户拿着指南追问注册流程,还主动留下联系方式。翼城县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庆丰收节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检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一方面为“惠味99口感西红柿”等潜力品牌提供“注册指导——侵权预警——纠纷化解”全链条服务;另一方面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田间地头维权站”,把普法融入农耕培训、农产品展销。同时,通过刑事打击仿冒侵权、制发合规检察建议、开设“线上微课堂”,助力打造“翼城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从“丰产”到“丰收”的“金钥匙”。
夕阳西下,广场欢歌依旧。干警们收起资料时,手中的农户联系方式愈发厚重——这既是丰收的果实,更是品牌振兴的希望。当“庆丰收”的喜悦与“护品牌”的共识交织,这个丰收节不仅展现了农业发展成果,更播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种子,将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