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任军锋 刘勇鹏)今年以来,按照“环境提升年”活动的安排部署,永和县结合实际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级文明和谐县城“三城联创”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污染整治、水体质量、城乡清洁、生态治理、交通秩序、建筑环境”六大提升工程,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该县以“美丽永和”建设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乱搭乱建、乱摆乱堆、乱停乱放、乱倒乱泼等问题,努力规范建筑市场,倾力改善交通秩序,着力治理环境污染,全力提升城乡环境水平。
在环境污染整治方面,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把县域内9家污染企业,纳入全省“一企一档”管理系统,规范监管,达标排放;对20家营业性燃煤炉灶商户,下发了限期治理通知书;对5家建筑工地,纳入排污费征收系统进行管理;对卖碳的5家、卖水泥的6家按环保规定完成了整改;对县污水处理厂实施一月一检查,自动监控数据一日一上报,新增管网提高污水管网的收集力度;新增污水收集管网1.6公里,增加污水收集率;城区新增2台6吨、4台4吨燃气锅炉,利用燃气供热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取缔城关二小、永和二中和康谐新区附近的小燃煤锅炉,进一步净化空气。
在水体质量方面,通过对饮用水源地的排查,发现12处农村饮用水源地不符合环保要求,需要采取围挡、建桩、设立警示牌等保护措施。目前,已完成3个村的水源地保护工程。
在城乡清洁方面,全面配备乡村清扫保洁队伍,配备保洁员123人。投入资金700万元,为坡头乡、芝河镇、交口乡、阁底乡和桑壁镇5个乡镇12个行政村配备垃圾桶5564个、垃圾箱338个,保洁三轮车31辆,户用保洁车2182辆、垃圾清运车12辆、粪便清运车12辆;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配备垃圾转运车2辆。组建了乡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置队伍,基本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合理处置。对城区道路和芝河河道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河道垃圾4000余方,清理路面垃圾1600余方,清理街道建筑垃圾50余处;共清除卫生死角180余处,清除乱贴乱画1000余处,清理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90余处(次),取缔沿街卖沙、卖炭、店外摊位90余处,取缔水泥摊位10处;规范了城南菜市场和府西农贸市场,整顿早点夜市11家;规范广告牌匾,拆除不符合标准牌匾29块;维护铺装地面约400平方米,规划、建设公交车专用站点30处。
在生态治理方面,共投入资金30余万元,对城区正大街、滨河路、河口路、康谐路及文化广场等区域内的行道树及高杆树木进行了涂白、修剪、打药、浇水;对康谐路、河口路绿化带进行了补栽,栽植卫毛2万余株,更新正大街花箱主景100余株,布置花箱、花钵200余处,栽植花卉1.5万余盆;对政府、宾馆门口和文化广场绿地进行了提质改造,完成绿化面积2400余平方米;督促、指导法院、检察院等单位进行了庭院绿化,完成绿化面积1500余平方米。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投资1900万元,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沟坝地治理、坝滩联治、小流域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5个项目,高标准建设三大生态农业园区。
在交通秩序方面,实施定时和不定时专项整治,重点对酒后驾驶、故意遮挡号牌、涉牌涉证、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出动警力360人次,查处故意遮挡号牌、行车不带证等违法行为6起,发放违章告知书25份,闯红灯20起,超速18起,清理乱停乱放摩托车160余辆,教育人数600余人;针对学生上下学高峰重点时段和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乱点、交通拥堵多发点等重点路段,试行错时放学和定时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全力维护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在建筑环境方面,累计出动人员100余次,监督检查违法乱建行为和建筑工地施工手续办理情况,查处违法乱建7处,强制拆除3处;查处未办理规划手续的建筑工地7处,全部下达停工通知书,责令其完善手续,对各建筑工地实行全封闭施工。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永和法院加大涉农案件审理力度
下一篇: 坡头乡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定查评”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