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8日讯 刺桐红千年,古城织新梦。泉州,古称刺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时光的脚步不停往前,历经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岁月赋予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留下灿烂的历史文明。
2014年,是泉州的“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作为古城文化复兴计划的主阵地,泉州老城区——鲤城,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泉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鲤城区因形似“鲤鱼”而得名。古老的城区浓缩了千年城事,昔日熙攘的市井小巷曾经遍地是圣人,汇聚十洲人;而今朝,这些街景繁华依旧,更添新活力。老城区里的一草一木都带着历史韵味,多国风格建筑鳞比节次,独树一帜的闽南文化远播海内外,被誉为“文化宝库”。
辉煌的过去是开启新征程的起点。全新的2014年,泉州市鲤城区在追梦的路上步履不停,古城梦、文创梦、经济梦、科技梦……一笔笔浓墨重彩,勾勒出了全新的“东亚文化之都”核心区。
陈氏祖厝与番客楼(张加陛 摄)
古城梦,遍地开花
作为闽南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城区,鲤城区吸纳融汇了多种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鲤城区共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7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区示范园区”示范点。
建筑是历史的容器。古巷纵横的鲤城,处处承载着历史的足迹。从古建筑的一砖一瓦可窥见古城里的人与事。千年古刹开元寺,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清净寺,国内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等享誉盛名。
游走在鲤城,你要做好随时和历史撞个满怀的准备。如果要用颜色来形容城市,那么鲤城区的颜色一定是红色。在这里,闽南典型的红砖古民居处处可见,屋顶上盼归心切的燕尾脊,至今仍是数千万海外游子内心剪不断的牵挂。
中山路是鲤城区的特色街区。这条长达2公里的步行街,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沿街两侧排排站着骑楼。这些骑楼历经80多年风雨,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建筑魅力。
此外,鲤城区还有星罗棋布的宗教史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兼容并蓄;有林林总总的戏曲艺术,梨园戏、高甲戏、南音、提线木偶等古老艺术享誉中外,有木偶头、锡雕、刻纸、花灯、竹编、木雕等传统工艺;独具鲤城特色的泉州拍胸舞、李尧宝刻纸、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等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提线木偶
文创梦,扎根发芽
鲤城区是一座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区。肥沃的文化土壤,滋养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企业。近几年,鲤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从无到有,在福建崭露头角,打响了“创意鲤城”品牌。“文创梦”在鲤城区扎根发芽。
目前,鲤城已建成5个文创园区,其中省级重点园区1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6个,入驻园区企业100多家,包括1家国家级动漫企业、4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分部。辖区内的文创园备受关注,如源和1916、T淘园、六井孔等。
2014年,泉州市全面启动了“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主战场,90%的建设项目布局在鲤城区,主要集中在西街—面粉厂—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新门街片区周边。
此外,泉州儿童创意体验园、滨江文化创意总部大厦、紫帽山农业观光生态园、金塔公园一期等在都在筹建中。
接下来,鲤城区还将推动站前大道两侧片区改造项目,包括新门街名门时尚商业街招商项目、旧厂房开发建设创意产业园(涉及泉州机械制造公司、轻工机械厂和卷烟厂3个旧厂房)、功夫动漫公司推出的动漫与实体企业对接、龙岭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等。
R1六井孔--李芸生
经济梦,风生水起
闽南俗语说“金青龙,银聚宝”,缘于鲤城。鲤城区有一条古街叫做“聚宝街”。据历史记载,聚宝街是当时外商自由贸易的大街,鼎盛时期的聚宝街,曾云集各国的商人。而相邻的“青龙巷”,则为当时的“金融街”,遍地是财富。
因为地处东南沿海,不少闽南人或坚守故乡或者“下南洋”打拼。爱拼敢赢的闽南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鲤城区的“经济梦”风生水起。
2013年,鲤城区全年完成GDP214亿元、比增10.6%,公共财政总收入21亿元、增长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1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42亿元、增长13%。古城区里汇聚了铂阳精工、鸿星尔克、火炬电子、鸿星沃登卡、天宇化纤、宝峰鞋业等知名企业,为古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生命力。随着工业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鲤城区共有69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在泉州的金融改革中,鲤城区创造了“五个泉州第一”,第一个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第一家科技银行支行、第一个以民间金融为主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第一家泉州正式批准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第一家由行政机关筹建的金融网络平台,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6.04亿元、比增13.7%。
科技梦,欣欣向荣
创造古城新梦,需要技术作为支撑。2013年,鲤城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创新型企业12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7家。
去年,鲤城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它打破了过去单线条、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开创性的建立了集研发、成果孵化转化、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服务以及万维网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对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科技服务平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科技领域具有首创性和示范性。该中心首期11000平方米办公场所全部饱和,累计注册资金8.5亿元。
科技金融服务心还自行开发了福建首个政府科技金融信息网络平台。
目前,入驻中心的机构,包括研究院、科技孵化器入孵企业、中介和培训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4大类,包括福建省物联网科学研究院、泉州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院研究机构、意科电气、春光照明、信成智能、优至盾科技等等。
古城梦、文创梦、经济梦、科技梦……纵横交织,融汇成鲤城区的新梦。时间会是发展最好的证明,期待古城的完美蜕变。
《都市动脉--泉州桥南立交桥》张加升 摄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电商促巨变 安溪“玩”出财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