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临汾两会】委员之声

2016-03-22 09:48: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丁三寅委员

  发展外向型经济迫在眉睫

  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目前,出口被认为是我市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一环,因此,我认为我市应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就我市的实际情况而言,依靠煤焦企业发展的老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转型势在必行,就这一点而言,全省转型发展的大背景无疑为我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农副产品精心打造成为我市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我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安全质量生产区”,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规范生产,出口国外。同时,要多举办一些农产品推介活动,多参与农产品博览会,为我市的农产品生产者增加交流学习的机会。另外,还可以通过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发展精品农产品的积极性、主动性。

  记者 安月琦

 

  吉娜娜委员

  推动文物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沉淀,也是增强旅游软实力的关键,在临汾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文物承担着主要角色,发挥着强大优势和重要作用。

  作为侯马博物馆的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建议临汾应开发一条文化旅游线路,以文物为链接点,把侯马的陶范、盟书、青铜器等历史文物与旅游融合,充分利用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文物藏品资源,打造一个文化旅游产业,统一对外来游客进行宣传,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形成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博物馆基础设施,解决硬件设施,更好地完善旅游讲解系统,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推动文物和旅游的同步发展。

  记者 段小婷

 

  卓玉玲委员

  农村留守儿童应受关注

  我每天在农村工作,除了节假日或农忙期,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农村年轻闲置劳动力大部分都进城打工去了,只剩下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里。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这些孩子幼年缺失宝贵的父母关爱,使他们在身心、学习、社交等方面受到较大影响,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给予充分关爱的庞大弱势群体。

  我建议政府应加快发展本地经济,吸引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吸引更多的慈善机构和志愿者加入进来,为儿童提供教育、娱乐、心理辅导等服务,配合政府形成全社会合力,为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贡献力量。同时,家庭应承担起对留守儿童教育、监护责任,父母尽量陪在孩子身边,多和孩子交流,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记者 荀丹薇

 

  陈华犁委员

  严打“医闹”维护医疗秩序

  近年来,在我市各大医院都饱受“医闹”之苦。“医闹”借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采取拉条幅堵门、设灵堂、殴打医务人员、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跟随医务人员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纠缠取闹等手段,非法获取经济利益,严重妨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了医护工作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利益。

  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成立了第三方调节机构,各医疗单位也都积极投保,但“医闹”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因此,我希望市政府出台《关于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的管理办法》,规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聚众闹事,扰乱正常医疗秩序,对于不听劝告的、公然对抗的,公安机关应该按扰乱公共秩序罪、敲诈勒索罪、非法聚众罪、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处理。

  记者 董枭

 

  张晓华委员

  实现残疾人免费乘公交

  “残疾人持残疾证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山西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等法规明确规定的残疾人优惠政策之一。但通过我多次走访调研及亲身体验,我市一直未能全部实行。

  就此问题,我曾多次在政协全会上与多名委员联名呼吁,也曾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但时至今日一直未能落到实处。具体理由为:公交企业经营困难,无力承担相应费用;残疾人有持假证者,难以辨识;担心发生事故纠纷,难以调处等等。

  因此,我希望政府残工委要以“全国助残日”活动为契机,将此列入重要日程,将这项惠及残疾人的实事办好,专题研究,积极协调,尽快落到实处;政府对公交企业予以适当资金补助;残联及社区要摸清适合乘车的残疾人底数及乘车意愿,发动爱心组织为残疾人办理爱心乘车卡,并为残疾人办理乘车保险;配合残联联合检查,严厉打击伪造使用假残疾证的行为。

  记者 董枭

 

  燕素红委员

  发挥优势资源做大短途游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各种假期外出旅游逐渐成为常态,众多假期中尤以适合短途游的周末及小长假居多。然而,我市的东、西两山虽然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空气质量好、道路交通方便等便利条件,却没有成为人们短途出游的首选。

  我建议,可以利用东、西两山的自然资源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相关部门应该统一规划,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旅游度假村,人们可以一边采摘当季的绿色水果、蔬菜,一边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度假村的宣传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打造并推广我市现有的旅游资源,还可以让前来游玩的人们品尝到健康、绿色的农产品,使旅游、农业、农民和出游人群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记者 刘静 实习生 宋家辉

 

  郭素铂委员

  让果树“参保”实现广覆盖

  近两年,由于受晚霜、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果树产量骤降,果实产品变差。如何减少果农损失,促进果业健康发展?我认为果树“参保”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果树生长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果农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对他们的收入影响很大,我认为给果树“参保”,这样每亩果树即可获得一定额度的赔付金,果农可用于灾后发展。同时,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保险承办机构要进行果树“参保”推广,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广大果农积极投保,逐步扩大果树保险的覆盖面,让果树风险互助保险这一惠及果农的好政策及时地传播到农村,从而提高果农的自救能力。此外,针对我市偏远山区果园基础条件和栽培模式相对落后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大果园基础设施改造,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记者 段小婷

 

  高艳云委员

  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

  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电子商务崭露头角,由于不受地域限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销路,不愁销路后,农民才敢种、敢产。

  我认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进行扶持、补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村交通、物流、宽带网络建设扶持力度,确保农村网络畅通;引进人才,对农民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培训,让农民接受新鲜事物,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学以致用,走上致富之路;做好电商对口企业与农户的对接,深度合作,让农户有计划地种植。同时,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把好产品质量关,让销出去的产品收获好口碑,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刘静 实习生 宋家辉

 

  杨志敏委员

  企业要紧跟市场转型发展

  近两年,在不容乐观的整体经济形势下,许多企业开始走下坡路,发展远不如前。但是我深信一点,企业不管亏损的程度如何,一定要根据形势作出决策,通过转型来实现盈利。

  每个企业可能都会遇到发展的瓶颈期,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当断则断,不要把企业的负担过多地推卸给社会、推卸给政府,首先应该要着手自救。每一个企业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长痛不如短痛,在企业还能坚持的情况下,积极转型,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我希望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多和年轻人接触,多去了解学习一些新鲜事物,让自己保持在一个不断学习的状态下,紧跟时代潮流才能成为引领行业的先锋。

  记者 安月琦

 

  孙凡舒委员

  让更多幼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好学前教育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

  客观审视我市的学前教育现状,优质幼儿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城乡幼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且素质偏低,而且普惠性幼儿园是一个薄弱环节,距离让基层群众子女以普惠的价格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的愿望还存在差距。我建议,政府应该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开办幼儿园,弥补公办幼儿园资源不足。同时,将幼儿园列入全市城市规划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并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向贫困农村与偏远山区倾斜。还应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开放灵活多样的师资培训机制。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