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了政治担当 坚持了“四个导向”
任建华罗清宇等在临汾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报告》
临汾新闻网太原讯 (记者 刘玉林 郑静)1月15日,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临汾市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和分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及大会其他文件。任建华、罗清宇、杜玉林、岳普煜、刘予强、乔建军、程明温等代表参加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翟瑞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苑涛等列席会议。
审议现场气氛热烈,代表发言踊跃。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部署工作措施得力,确立了山西转型的目标,明确了转型的路径,指明了转型的方向,提出了转型的举措,描绘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图为任建华、罗清宇等省领导在临汾代表团参加讨论。记者 魏华 摄
任建华代表说,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三点感受。一是报告提出今年的GDP预期5.5%左右的目标,符合山西实际,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省委、省政府的政治担当。二是展示了转型综改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山西的突出问题一是结构上的“一煤独大”,二是体制上的“一股独大”。不及早转型,山西经济早晚要吃大苦头。现在留给山西转型的时间并不长了,可能是最后一个窗口期了。因此,转型综改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早谋划,未雨绸缪。三是报告提出“大力支持做强实体经济”抓得很准。实体经济是基础,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经济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我们提倡各级党政干部和企业家交朋友,但不是交酒肉朋友,而是从帮助和支持企业发展角度和他们交朋友、办正事、真帮忙。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政商交往中“亲”和“清”的关系,要做到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罗清宇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主题突出、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总体上坚持了“一个贯彻、四个导向”:通篇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精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直面问题、制定措施;坚持精准的转型导向,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明确的改革导向,全面部署改革新任务;坚持一贯的民生导向,为群众办更多实事。临汾市首先要在构建“两个生态”上下工夫,围绕塑造美好形象,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要久久为功抓好环保工作,全面打造良好“环境生态”。同时,要围绕推进发展,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出台有力度的招商招才政策;做好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实施开放战略,做好区域协同发展的文章;建设好融资平台,用足用好国家金融政策;高度关注社会稳定,抓早抓小;坚持发展为民,全力抓好社会事业。
岳普煜代表说,《报告》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的时代高度,客观总结去年工作,提出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宏观思维和战略眼界、体现了辩证思维和科学理念、体现了创新思维和改革精神、体现了底线思维和群众观点、体现了法治思维和务实担当,我们要结合临汾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坚定不移推进转型综改,把改革作为破题之举,把转型作为治本之策,把科技作为第一动力,在创新驱动上实现突破。二是坚定不移实施开放战略,切实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建立一套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产业、金融、外经贸扶持政策和科技人才支持政策,吸引更多战投、更多优质项目,在增强开放能力上实现突破。三是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健全责任制,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完成250个贫困村,7.3万人的脱贫任务,在补齐发展短板上实现突破。四是坚定不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省政府的部署,对照国际标准,采取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开展“铁腕治污”行动,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压能、减煤、控车、降尘、治企、增绿等重点工程,推进煤炭、焦化、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发动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在打造绿水青山上实现突破。五是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实现突破,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按照“四铁”要求扎实做好各领域、各要素、各层面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平安临汾”建设,守住“三个坚决防止”底线,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责任体系,确保全市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六是坚定不移从严管党治党,在纯净政治生态上实现突破。七是坚定不移改进干部作风,在鼓励干事创业上实现突破。
刘予强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真”、剖析根源“深”、目标定位“准”、工作思路“新”、自身建设“硬”,是一个客观务实、开拓创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们临汾要发挥表率作用,认真学习传达、迅速贯彻落实。首先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去产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去库存,稳妥有序去杠杆,努力补齐发展短板。第二要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进工业振兴,逐步形成煤、焦、电、冶四大传统产业和现代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六大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等前沿产业组成的“4+6+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第三要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按照“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八字方针,进一步完善总体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第四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建设新城,改造老城,提升东城,绿色绕城”的思路全面加强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第五要强化安全和环保两个保障,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全力抓好环保工作,坚持铁腕治污、精准治污、联动治污、转型治污、依法治污、全面治污。第六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效率、强素质、抓督查、讲规矩,落实好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
乔建军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体现了“五个新”:一是新信心。省委、省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彰显定力,在攻坚克难中创新突破,给我们以新的信心。二是新产业。报告提出做强实体经济,做优建筑业,做好服务业、幸福产业等新产业,抓得很准。三是政策新。提出要加大开发区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和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四是新目标。提出了开放和创新的新目标。五是新机遇,提供了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机遇。建议:一要加大政策配套力度,特别是要在去库存中针对房地产等行业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二要进一步加大对汾河生态治理的资金支持,在推进晋南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临汾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三要继续加大对古贤水库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对吉县、永和等沿黄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程明温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了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对山西面临的形势判断科学、措施精准,符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他建议把山西师大整体搬迁工作列入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推进实施步伐。同时,希望政府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将历史问题逐渐消化。
闫桂琴、苑涛(列席)、武卫东、张春龙、孔明珍、杜红奎、石金平、梁吉明、徐巧玲、王爱萍、郭永红、范江平、任艳芳、李晓民(列席)、马连青(列席)等代表也先后发言,在乡村和旅游公路建设、分级诊疗制度、人才培养、融合式养老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建议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持标本兼治,做到源头治理、过程治理、重点治理和系统治理相结合;加快原平到大同高铁的建设进度,及时公开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预防职务犯罪;把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乡村两级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