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初夏5月,气温节节攀升。与这气温类似的,是临汾旅游热。
一个惬意的午后,洪洞广胜寺景区停车场里,十数辆外地牌照的旅游大巴一字排开,一拨拨儿游客有序地转乘景区小交通前往上寺游览。
飞虹塔下,一群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正在品评这座“世界最高多彩琉璃塔” 。“塔身的琉璃雕塑真是太精致了!”人群中,一身时髦装扮的吴俊女士连连赞叹。吴俊来自贵州省贵阳市,在临的两天时间里,她所在的这个旅游团先后游览了我市的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等景区,“第一次来山西临汾,如此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她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很震撼,收获也蛮多的。”
见微知著,吴俊女士的赞誉只是临汾旅游品质的一个缩影。而她所在的旅游团,也只是当天我市接待的12批次300人以上大宗团队中的一个。
2018年3月底,为推动旅游业全面发展,我市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有关精神,出台了《临汾市旅游奖励办法(试行)》,对旅游包机、专列、大巴、自驾游团队、旅游直通车、入境团队,以及组团社的人数和奖励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奖励对象为具备合法资质的旅行社和旅游客运公司。该办法同时规定,所奖励的旅游包机、专列、大巴和自驾游团队、入境旅游团队,须满足游览3个以上收费旅游景区并在临汾市辖区内住宿一晚这两个基本条件。
旅游奖励政策的出台,撬动了庞大的旅游市场,也极大地激励了旅游社和旅游客运公司推介临汾旅游的热情。据统计,当年我市大宗团队游客人数同比增幅达100%,14家省内外旅行社共计领到了高达499.372万元的旅游奖励。今年,尝到奖励甜头的旅行社更是兴致高涨。
当天,山西虹桥旅行社有限公司有4个300人以上的大宗团队陆续要来临汾,“打前站”的公司计调吉莹莹和同事一大早就从太原赶到了洪洞。在2018年度临汾市旅游奖励中,她所在的公司合计领到了25.032万元的奖励,其中就包括大宗团队奖励金额20万元。谈及我市旅游奖励政策带来的变化,吉莹莹深有感触地说,早前的三四月份本来是旅游淡季,但是临汾旅游淡季不淡,“今年‘旅游热’的到来要比往年早”。
回忆起旅游淡季时的带团经历,有两年多从业经历的太原导游马艳红亦有同感,“自从有了(旅游奖励)政策以后,我带的80%以上的团都要来大槐树、广胜寺、壶口、尧庙这些景区。就拿今年4月上旬来说,我带了4个团就来了3次临汾。”
旅游奖励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带来的不仅是“淡季不淡”,还有“冷门不冷”。仍以广胜寺景区为例,前些年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景区一度不温不火,游客量长久低位徘徊。我市旅游奖励政策的出台,犹如为景区打了一剂“强心针”,不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也让景区看到了曙光,从而调动起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的积极性。这些天来,广胜寺旅游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赵华格外忙碌。他介绍,针对我市出台的旅游奖励政策,去年景区第一时间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在门票优惠方面,给予旅游社半价优惠,60岁至65岁老年人半价、65岁以上免票;在接待游客方面,年初、月初召开安全总结会,制定了应急预案;在服务接待方面,每个月组织导游、售票员、检票员等一线人员进行礼仪礼节专业素质的培训;在环境卫生方面,景区配备专人清理卫生,同时增加了绿化覆盖率……
宏观政策利好与景区自身品质的提升,使广胜寺景区游客接待量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2018年4月份,该景区整个月的接团量不到2000人次,而今年清明节过后,平均每天能接1000至2000人的团队游客,这还不包括散客。“4月份,我们景区的接团量就达到了1.2万人次以上。”赵华自信满满地说。
“要是搁两三年以前,我一年也就来一两次广胜寺景区。但今年3月份我们接了七八个大宗团队,那个月我就来了十来回!”如今,吉莹莹习惯用“团团来临汾”形容我市旅游受欢迎的程度。
随着山西虹桥旅行社有限公司申报的4个大宗团队的陆续抵达,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科工作人员王雍和同事在吉莹莹的配合下,对25辆旅游大巴车和游客信息一一进行了现场查验和确认。“实际人数与申报人数是否相同?旅游客运车辆和司机是否具有相关资质?游客下榻酒店的资质和安全卫生状况如何……”整个下午,王雍和同事奔波于大槐树景区与广胜寺景区之间,对包括虹桥公司在内申报的5批次大宗团队进行了现场查验确认。
王雍介绍,为了更好地推进《临汾市旅游奖励办法(试行)》实施,同时确保游客放心、安全地游临汾,去年我市出台旅游奖励办法以来也十分注重强化监督管理,对违反《旅行社条例》规定的零负团费现象,以及旅行社在申报奖励时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一律取消其奖励申请资格,追回奖励资金,情节严重者还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以此杜绝了部分旅行社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扰乱旅游市场行为的发生。
时至今日,《临汾市旅游奖励办法(试行)》出台施行已逾一周年,其在增加临汾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励旅行社组织省内外游客来我市旅游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拓展了旅游客源市场,促进了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数据颇能说明问题。据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旅游奖励政策实施伊始的2018年4月至5月,来临团队不到10批次。但,截至今年4月底,2019年以来我市接待300人以上大宗团队已达59批次5.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00%。从客源地分析来看,湖北、湖南、河北、江西、江苏、四川等省份的游客偏爱“临汾游”。
时下,气温仍在持续走高,组团游临汾已渐入佳境。
记者 孙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