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侯马爱家调解工作室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纪实

2019-08-13 08:39: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您好,这儿是爱家调解工作室吗?我遇到困难了,听人说可以来找你们帮帮忙,我……”

  “您别急,进来坐下慢慢说。”

  日前,在侯马市新田路秦村北社区二层的爱家调解工作室内,一位60多岁的老人焦急地诉说着她前来求助的缘由……自今年6月19日成立以来,爱家调解工作室已参与调解40余起案件,调解成功多起纠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多方支持建“新家”

  爱家调解工作室是在侯马市司法局、文明办、志愿者联合会监督、指导、协调下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它的成立,是普法志愿者免费为群众调解婚姻家庭矛盾和邻里民事纠纷的又一创新。爱家调解工作室紧紧围绕“平安侯马 法治侯马”建设主题,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办事处),矛盾不上交,化解在萌芽”,同时,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民间智慧力量,调动民间更多人从事社会调解的积极性,最终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爱家调解工作室是侯马市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优越的社区环境和临街的地理位置,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得。“我们把最好的地儿留给了调解工作室。”秦村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慧敏身兼爱家调解工作室主任,她告诉记者,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最基层、最直接的一环,爱家调解工作室具有“身边人掺和身边事,草根力量化解民间矛盾”的显著优势,在融洽邻里关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积极参与为普法

  爱家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由具有多年调解经验的普法志愿者担任。目前,工作室共有20余位“调解高手”,他们有的已经超过退休年龄,却二次“上岗”,走上调解志愿者的岗位;有些调解员工作忙碌,却依然愿意抽出时间,不求回报地解决群众困难。

  身兼多职的赵慧敏就像一直转动的“陀螺”,60多岁的年龄好像从不需要休息似的,她却觉得这是她应该有的状态,她说:“群众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工作室顾问席晋峰,既是侯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也是侯马普法志愿者大队队长。多年来,他从事普法志愿者服务,不知敲开了多少居民的门,解决了多少纠纷。他说:“调解不是和稀泥,是要为双方辨事理。”

  65岁的张玲秀,是侯马市戏剧协会主席,同时也是爱家调解工作室副主任。说起自己当志愿者的经历,她说:“起初是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自从加入了志愿者,我感到非常自豪、非常有成就感。”

  工作室中也不乏一些年轻的新生力量,副主任李景文的二女儿在父亲的感染下加入了工作室,她说:“这里的叔叔阿姨年龄比较大了,有些不太会用电脑,所以我主要负责一些文字录入工作。自从加入他们以后,我也越来越热爱调解工作了。”

  工作室成立不久,就有很多本地甚至外地的群众慕名而来。在这里,志愿者们紧张忙碌、马不停蹄是常态,群众带着怨气来、带着满意走也是常态。

  群众满意人人夸

  爱家调解工作室首次开展调解的当天,家住侯马市新民巷的李先生和爱人一同来到工作室,要求理顺父母的房产继承问题。李先生今年61岁,父亲已故,母亲83岁,兄妹四人,有一人已经去世,房产证写的是父亲的名字,如今父亲已去世,而他本人赡养着母亲,母亲自愿将房产给儿子,两个妹妹也同意,可房产局的过户手续必须齐全才能办。这起案件涉及赡养老人、分家析产、继承、遗嘱等复杂的法律关系,涉及多份声明书、调查笔录、调解协议等多种文书,也涉及情、理、法的方方面面。为了完善手续,爱家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和律师主动上门,为李先生一家办理了相关手续,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李先生说:“之前咨询过律师,计划走法院诉讼这条路,爱家调解工作室真便民,没收一分钱就把我家的难题解决了!”老人激动地说:“党的政策就是好”,还高兴地唱起了:“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

  6月24日,市民赵某找到爱家调解工作室求助。赵某是某小区的业主,小区楼房交工后,其他业主陆续搬进新家入住,唯有自己家的地下室迟迟无法装门,赵某多次找到开发商提出要么尽快装门,要么退房,但都无济于事。听完赵某的倾诉,调解员感到问题的紧迫性,便决定亲自到小区看看。经过现场观察,发现此矛盾是可以协商解决的,应当就事论事及时解决。

  原来,开发商在建楼房的同时,上下水管道和消防管道都要经过地下室,但有一条消防管道正好从赵某地下室的门口上方通过,而且该管道低于门的上沿,致使此地下室无法装门。赵某多次与开发商协商,开发商一时也想不出办法,便推脱回避。当着当事人双方的面,调解员经过观察说出了想法:一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可以特例安装推拉门;二是该墙可以稍稍移动垒砌一下;三是降低门的高度。办法提出后,当事人茅塞顿开,双方遂即达成共识,同意调解员提出的方案。事后回访,赵某高兴地说,墙已经砌好,一两天就可以装门了,问题已经解决,一场有可能引发的官司就此平息。

  6月28日,爱家调解工作室外的走廊里传来阵阵激烈的吵闹声。原来,市民马某及其两个兄弟要告自己的妹妹小华,称妹妹以自己伺候老人一直住着房子为由,独占父母去世后留下的房子,兄妹间产生了矛盾。

  值班调解员郭晓毛先安抚好兄弟三人及家人,同时通知小华到工作室。经过调查了解,小华并不想独占父母的房子,自父母去世后,兄妹们没有真正坐到一起沟通父母遗产的分配,因为哥哥嫂子说话难听,导致矛盾激化升级。郭晓毛在稳定双方情绪后,首先对兄弟三人及家人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和《继承法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并耐心地告诉他们,继承关系已经发生,应当按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遗产评估和分配,但是兄弟姐妹情谊更重。随后又对小华说明了遗产分配的相关事宜及权利义务。最后,在郭晓毛的耐心调解下,马家三兄弟同意将房屋作价给小华,由继承房产的小华按比例拿出一些钱分给兄弟,最终兄妹几人握手言和。

  ……

  这些只是爱家调解工作室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爱家调解工作室既是“调解室”,也是民情的“诊疗室”,因为在这里有一群“爱家”的人,他们用调解这把“金钥匙”,打开了无数的“矛盾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记者 贠红安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