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我们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把安全生产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坚决把安全发展作为前置条件落到实处,坚决把生命至上作为一条红线系在心上,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保持临战状态,强化清零意识,敬终如始,常抓不懈。
襄汾作为全市的人口大县、工业大县、旅游资源大县,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在顶层设计、责任落实、隐患排治、监督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县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但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安全红线意识树立不牢、安全生产基础不扎实、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个别领域安全风险偏高等方面,特别是生态环境治理新工程给安全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如设备改造高空作业、封闭式煤场(库)内部粉尘安全等。
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既要尊重经验,又要探索创新,既要敢于突破,又要稳扎稳打。结合襄汾实际,确定“3333”工作思路:落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三方责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班组建设和监管队伍建设“三个建设”,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企业安全投入,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思想教育、安全会议等制度,实现班组安全责任全员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现场管理精细化、教育培训规范化、隐患排治常态化;加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充实专业技术力量,让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并加大对安全监管人员绩效考评力度,用制度约束人、管理人、激励人,培养新型安全监管队伍。狠抓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监管执法“三个关键”,深入开展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所有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分类登记,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工作台账,逐条逐项整改,实现闭环管理;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建立安全风险清单,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落实管控措施,同时加强企业安全过程管理,对生产过程的每个节点、每个细节进行严格控制,构建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安全生产规律性、关联性特征分析,及早发现事故苗头和趋势,将事故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围绕“重拳严惩戒、铁腕严执法”主题,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严格“四个一律”,落实“五个一批”,深化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反三违”“亮剑行动”,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强化宣传教育、协作配合、督查考核“三项举措”,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对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把自上而下的“要我安全”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我要安全”;发挥安委办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职能,全面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委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承担起对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监管职责,以行业的“小安全”保障全县的“大安全”;组织督查组对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暗查、暗访、突查、突访,真抓实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目标管理内容,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结果运用,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对完成不好的单位通报批评,对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作者系襄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