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文化消夏月:娃娃唱戏有看头!

2018-07-10 08:42: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好,唱得好!”“蒲剧版的《三字经》还是头一回听呢。”“听说这个学校专门开设了戏曲课呢。”……7月6日晚8时,市区古城公园元代戏台前人头攒动,我市第十三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少儿戏曲专场在临汾可幻·戈登斯顿学校一年级学生演唱的蒲剧《三字经》中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演出引来了台下观众的热议和阵阵掌声。

  “呦,这碗面还不错呢么!”舞台上,一个小姑娘身着花旦戏服,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着碗,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和着蒲剧的配乐,噘着嘴唱着《杀狗》吃面选段戏词,碗筷在她身前一收一推的动作把角色的精明劲儿展示得淋漓尽致。“我叫陈怀可,今年上二年级了。”走下舞台,陈怀可大方地向记者介绍说,“我演的这个人物是一个‘坏媳妇’,要演出她精、妖、能的特点,表情、动作、语气都要演到位了。”

  蒲剧《拾玉镯》、京剧《梨花颂》、黄梅戏《中状元》……在小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下,一个个故事在舞台上鲜活了起来。

  戏台下,可幻·戈登斯顿学校校长秦宏超正忙着招呼学生们上台演出,“我们学校有240名学生、40余名教师参加了今天15个节目的演出。下午两点开始化妆,4点到现场彩排,到现在大家都还没有吃晚饭。”说话间,秦宏超的眼睛快速向台上台下扫了一遍,“7月3号孩子们都放暑假了,但为了这场演出,大家都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铆足了劲地排练。”秦宏超身旁,教师王鹏泽正在给准备上场的小武生们往腰上绑板带,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不住地向下流。

  小“戏骨”们卖力的表演让现场的观众们大饱了眼福。戏台前,坐在前排小板凳上的观众时而顿住手里的扇子,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舞台,时而左右探头,寻找着最佳的观看角度;后排的观众则踮着脚尖、抻着脖子往前看,只怕错过了好戏。

  今年68岁的张小斗家住市区科委巷,看到舞台上孩子们的演出十分欢喜,“骑着电动车从古城路最东头骑到最西头,都用不了10分钟,可没白来,娃娃们唱得真好。”

  晚9时30分,少儿戏曲专场演出在《群英荟萃》的大合唱中缓缓落下帷幕,台下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可幻教育集团董事长陈刚用手机拍下了演出结束时的这一幕热闹场景,“孩子们以戏曲表演为媒介宣传了我们的戏曲文化,演出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是小小‘代言人’,为旅发大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